学习目标
1、掌握苏俄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苏联模式等基础知识
2、理解二三十年代苏联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的严重弊端
学习重点
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苏联模式
学习难点
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领导人:列宁
3、时间: 1921年(苏俄)
4、内容:①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③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④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5、作用:从苏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新经济政策“新”在将社会主义经济同商品经济、开放市场、自由贸易联系起来。其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推进以发展生产力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的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斗争。1928开始,苏联开始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重点:重工业。
二、苏联的工业化
1、提出(时间、人物):1925年 斯大林
2、时间:1926年起
3、措施: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①时间:1928—1937年
②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成果:A、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B、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4、评价:
苏联工业化的特点:苏联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
指令性计划的优点:它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指令性计划的缺点: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日益僵化。
三、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
1、背景:1927底—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
2、目的: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3、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起
4、措施:①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 ②政府支持集体农庄建设,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 ③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5、弊端: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人豪情万丈,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这样,就确立了斯大林的绝对威信,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
四、苏联模式
1、背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使苏联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确立标志: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
3、内容:宣告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人剥削人的现象
4、意义:宣告了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斯大林模式
5、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6、评价: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出现,有其历史功绩,也存在很多弊端。
积极作用:①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②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③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消极作用:后来成为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
1、经验: ①国家建设应有计划的指导;
②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
2、教训: ①政治上要防止权力高度集中和个人崇拜, 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②经济上要尊重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不应过分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农轻重比例要协调发展;
③重视民生问题等。
3、启示: ①政治上要健全民主与法制建设;
②经济上要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③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生产关系改革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⑤经济发展模式要因时而变因国情而变,一切从实际出发。
张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热爱教育,有多年教学经验,讲课风趣幽默,亲和力强;条理清晰,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