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初三 > 语文 > 下学期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鱼我所欲也》(第二课时)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2021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9课《鱼我所欲也》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一食(dān)       得(gǒu)
    B.一豆(gēng)     不(xiè)
    C.得(fú)             尔而与之(cù)
    D.丧(wù)           死亦我所(è)

    2.下列对《鱼我所欲也》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
    B.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D.文中的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孟子》是战国时期孟子言论的汇编,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孟子的学说出发点为性恶论,主张仁政。
    C.“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D.“英雄辈出”“工匠精神”“共筑梦想”“绿水青山”,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

    4.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为宫室之美  问是何世
    B.呼尔而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
    C.是亦不可以乎 骨尽矣
    D.乡身死而不受 或异二者之

    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谓/失其本心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二、填空题。

    1.《鱼我所欲也》一文以为喻,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的观点。又运用举例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法论证了人人都有“”的道理,赞扬了那些的人,斥责了那些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

    2.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课文第一段,这个成语是

    3.根据课文默写。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2),万钟于我何加焉!
    (3)在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上,作者的观点是鲜明的,可以用文中的“”四个字来概括。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中“是心”指的是“”“”。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三、按要求做题。

    (一)句子翻译。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所欲也                是进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B.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C.所恶有甚死者         不义而富且贵,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D.所识穷乏者我与     一狼骨止(蒲松龄《狼》)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不为苟得也。
    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B.贤者能勿丧耳。
    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C.呼尔而与之。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D.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邻因害怕死亡而不接受。
    3.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①________”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②________。

    评论0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