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初三 > 语文 > 下学期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第二课时)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2021年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粗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曹(kuì)             小信未(fú)          下视其(zhé)
    B.登而望之(shì)    逐齐师( suí)       彼竭我( yíng)
    C.望其旗(mí)       玉(bó)             肉食者(bǐ)
    D.又何焉(jiàn)     小惠未(biàn)      敢专也(fú)

    2.下列各组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虽/不能察
    B.弗敢/加也
    C.公问其/故
    D.肉食者/谋之

    3.下列句子中,“以”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B.必以情
    C.必以分人
    D.可以一战

    4.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  然无恙
    B.小未乎  难以置
    C.公问其  无缘无
    D.弗敢也  变本

    5.下列句子中的“于”字与例句中的“于”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D.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6.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神弗福也
    B.公将鼓之
    C.下视其辙
    D.虽不能察,必以情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公将战”“公将鼓”公将驰"中的“将”字传神地刻画了鲁庄公急躁冒进、驽钝鄙陋的形象。
    B.本文记录了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他强调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详察敌情,是以弱胜强的关键。
    C.本文剪裁详略得当。文章详尽地叙述了交战双方的对峙与交锋,而对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则写得比较简略。
    D.作者善于用衬托手法刻画人物。如写乡人的劝阻,就衬托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二、填空题

    1.《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时期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体史书。

    2.用原文回答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

    3.用原文回答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

    4.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①牺牲玉帛,弗敢也。
    ②既冠,益慕圣贤之道。

    三、拓展延伸

    根据平时的积累说说历史上那些以少胜多的战例,并简要分析弱者取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