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里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黄河颂》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B.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C.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D.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2.下列字形和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气魄(pò) 九曲连环(qǔ) 臂膀 浩浩荡荡
B.赞歌(zàn) 心潮澎湃(bài) 屏障 一泻万丈
C.哺育(pǔ) 万丈狂澜(lán) 滋长 浊流宛转
D.摇篮(lán) 高山之巅(diān) 体魄 伟大坚强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B.面对如诗如画的瘦西湖风光,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摄着。
C.这一摞书,是我第二个理想,想当一个著作等身的作家。
D.进了公园门,步步登山,接踵摩肩,人就更多了。
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
B.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比喻、拟人)
C.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夸张、对偶)
D.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拟人)
二、填空题
1.看拼音,写词语。
zhuó liú |
wǎn zhuǎn |
jué jiàng |
bǔ yù |
|
|
|
|
péng pài |
píng zhàng |
kāi pì |
kuáng lán |
|
|
|
|
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填空。
黄河惊tāo澎湃、浊流宛转、一xiè万丈,她用英雄的体pò,筑起我们民族的屏障!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她的(哺育 养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要像她一样的伟大(坚强 坚韧)!
4.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
5.根据课文理解,解释词语意思。
(1)屏障:
(2)澎湃:
(3)九曲连环:
(4)一泻万丈:
研读赏析
1.连续三次写“啊!黄河!”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把诗歌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歌颂了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这种间隔反复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美,增强了诗歌的气势与情感。
2.如何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民族的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形象地说明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则表明黄河天险作为军事屏障对中华民族起着保卫作用,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3.如何理解“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句话?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河的无数支流比作黄河主流这一“巨人”躯干的“千万条铁的臂膀”,表明了黄河流域宽广。同时,联系上句“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也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势不可挡的力量。
4.作者多次采用第二人称“你”,有何表达效果?
作者采用第二人称,面对黄河直抒胸臆,情感更为直接、强烈,使读者深受其炽热之情的感染。
写法探究
1.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气势磅礴。
2.语言极具特色。
3.感情强烈,风格豪迈。
课堂小结
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激起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刘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市级重点中学语文语教师,市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市语文教学改革科研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