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
一、单项选择题。
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是毛主席《卜算子·咏梅》中的一句,梅花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才能开花,以下和梅花“凌寒独自开”所反映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致的是()
A.北方阔叶树秋天会落叶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城市绿化改善了空气质量
D.春风又绿江南岸
二、填空题。
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有利有弊,其结果是使存活下来的生物更能环境,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3.下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一)、(二)胸部、(三)。
(2)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绿色,秋天则是黄褐色的,这有利于蝗虫的个体生存及种族延续。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3)蝗虫身体(一)部分集中了其器官和摄食器官.(二)部分集中了其运动器官,(三)部分集中容纳了内脏器官。蝗虫的体表有,用于呼吸。
(4)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是防止和体内柔软的器官,但同时也限制蝗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蝗虫生长过程中会定期。
(5)蝗虫属于昆虫,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
4.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光、、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5.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其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都与相适应。
6.蚯蚓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使土壤疏松的同时,其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种现象表明蚯蚓既能环境,也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