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认真阅读课本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
2.小组合作交流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及重要性。
知识点一:社会行为的特征
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社会行为?它具有哪些特征?
2.你认真观察过白蚁吗?说一说白蚁群体成员之间明细分工?
3.狒狒的“等级社会”中是如何进行排列等级次序的?首领是如何产生的?
4.蜜蜂的群体生活如何呢?
知识点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何意义?
2.什么是动物的通讯?有哪几种通讯形式?你知道蚂蚁、黑长尾猴、蜜蜂这几种动物是靠什么进行信息交流的?
3. 说一说:如何利用蝶蛾类昆虫“性外激素”的通讯方式,来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4.为什么生物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生物与环境成为统一整体?
本课收获
1.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样的群体生活有利于动物的取食和避敌,使动物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繁殖后代和种族的生存。
2.动物的通讯是指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通讯。
3.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讯),使之无法交配,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4.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能成为统一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