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
一、单选题
1.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的血液。”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B.领导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
C.同共产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军事骨干
3.下图所示的这所学校门口贴着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这所学校( )
A.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B.成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中心
C.成为中国近代传播新思想的中心
D.为中国近代企业发展培养了技术人才
4.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腐朽涣散
B.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6.毛泽东曾说“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此次大会中孙中山以总理身份担任主席并致开幕词,他强调两件大事:第一,改组国民党;第二,用政党的力量去改造国家。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材料三 得到全国工农群众支持和苏联援助的北伐军,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直指黄河流域,并且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材料四 1927年4月12日清晨,上海帮派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随后,反动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人300多人。第二天,上海工人举行总罢工,十几万工人、学生上街游行,在宝山路遭到反动军队的血腥大屠杀,死亡100多人,受伤无数……
(1) 材料一中的“此次大会”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具有怎样的历史性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举一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亲密的合作者”。
(3)依据材料三可知,北伐战争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除材料中提及的促进北伐胜利进军的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