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2021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1课《核舟记》
一、单选题
5.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从正面到顶部的空间顺序介绍了核舟,表现了我国古代工艺作品的精巧程度,赞美了民间艺人的卓越才能。
B.“奇巧”二字是文眼,表现了王叔远雕刻技艺之精湛,下文对核舟的具体说明都是围绕“奇巧”展开的。
C.第2段写舱旁的小窗上刻的对联,共十六个字,既体现出雕刻者技艺精湛,更显出雕刻者暗扣核舟“大苏泛赤壁”主题的匠心独具,还增加了文学情趣。
D.船头部分,各有侧重地描写了舟上游览者——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神情和姿态,对苏、黄的描述表现了他们的豁达、放旷,至于佛印的“矫首昂视”,则又给人一种清高狂傲的感觉。
二、填空题
三、按要求做题
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黄鲁直在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开始介绍?
(2)文中哪些细节描写是用来表现人物特点和相互关系的?
(3)作者在说明船上人、物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再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
文体简介
“记”,一种古代的文体名称。这种体裁出现的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叙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作家作品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积累字词
mǐn wǎng yí yòu jī
器皿 罔不因势象形 尝贻 八分有 奇
shǔ xuān ruò sǎn rán
二黍许 轩敞 箬篷 石青糁之 髯
zhě jiǎo zhǐ qū jí
衣褶 矫首昂视 右趾 诎 舟楫
chuí jì yí rén xū yú fǔ zhuàn
椎 髻 夷 壬 戌 虞山 甫 篆
翻译课文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奇巧:奇妙精巧
曰:叫 以:用
径:直径 之:的
为:雕刻 以至:甚至
罔不:无不 因:顺着
象:雕刻 情态:神情姿态
尝:曾经 贻:赠
盖:原来是 泛:乘船漂浮
云:句末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不译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房屋、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泛舟游览赤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 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首尾:从头到尾
有:同“又”,用在整数和余数之间
奇:零数,余数 可:大约
许:上下 轩敞者:宽敞的部分
为:是 箬篷:名作状,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
覆:覆盖 代:之船舱
启:打开 而:连词,表顺承,来
相望:左右相对 之:代窗户
石青:作状,用石青
糁:涂 之:代字的凹处
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儿,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字的凹处。
韩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市级重点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标兵,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得奖项,辅导学生参加全国作文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