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仞(rèn) 穷匮(kuì) 孀妻(shuāng) 渤海(bó)
B.智叟(sǒu) 始龀(chèng) 惩罚(chéng) 曾不若(zēng)
C.迂回(yū) 荷担(hè) 阻塞(sè) 亡以应(wú)
D.魁父(kuí) 叩石(kòu) 箕畚(jī) 一厝(cuò)
3.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告之于帝
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而山不加增
C. 投诸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D. 其如土石何 帝感其诚
二、填空题
三、按要求做题
1.翻译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性默写。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与河曲智臾说的“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其如土石何?”两句话意思相近,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分析
1、分析愚公妻和智叟对愚公“平险”的对话。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①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反对愚公移山,他们的理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认为没有办法处理挖下来的土石
②“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从目的、语气和称谓的角度思考两段话的区别。
“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式的运用,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
“且焉置土石?”愚公的妻子有这个疑问,说明她考虑到丈夫面临的困难,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
愚公的妻子:合乎情理“献疑”。
智叟: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
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
③愚公之妻关切、担心愚公,智叟讥笑、责难愚公,你觉得他们说话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
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带有关切、担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委婉。
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
2.分析智叟的形象
愚公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智叟“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由此可以看出,面对困难时,智叟是怎样的态度?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畏难而止 自作聪明
3.分析愚公的形象
智叟自作聪明地反对愚公移山,愚公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我们一起读愚公反驳智叟的话。
“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①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移山很有信心,使人感受到移山的可能性。
②“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
体会“而”字的转折作用;“加增”就是“更增高”。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
③面对那么大的困难,愚公对智叟说的这段话表现了愚公什么样的性格?
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
知难而进 大智若愚
④愚公“年且九十”,只剩“残年馀力”,却要带领老老小小五个人,移走两座“高万仞” 的大山,这到底是“愚”还是“不愚”?请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看法。
愚公移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他移山的目的明确,明确移山之利。其次,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在移山的整个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另外,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4.读到这里,你觉得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①敢于迎接挑战;
②持之以恒,坚持就是胜利;
③志当存高远;
④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
⑤团结就是力量;
5.既然还有其他的方法解决“出入之迂”的问题,文章为什么还要安排愚公去移山?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我们不需要以今天的眼光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关键是掌握这个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6.文章为什么用神话结尾,这是不是影响了愚公坚持不懈的形象?
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派山神的儿子背走大山,衬托了愚公的精神。
作者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所有的神话和寓言,在“科学”的手术刀下,都经不起解剖。当代著名作家迟子建去香港某大学座谈时,直言自己的文学、世界观与神话是分不开的,然而一位女生咄咄逼人地提问:“来自东北的女作家,你讲得太夸张了吧,狐狸怎么能开口说话呢?再说了,现在是一个科学的时代,这些神话都是糊弄人的,有什么意义呢?”你认为,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寓言和神话吗?
也许,故事不足为信,但我们要传承故事中所包含的精神。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小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建设,我们都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进步,国家才会富强。
张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从教28年,省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市语文教学与研究科研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