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繁华
毛宁
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北宋汴梁商业繁盛,除贵族聚集外,还住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由此,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张择端主要活动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生卒年不详,山东东武人,字正道,又字文友,幼读书游学于汴京,徽宗朝进入翰林,据张骤提拔,后习绘画,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市井、城郭,皆自成一家。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相传为他所画。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建炎之后,南渡的北宋移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副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透过此一观念来审视这副千古名作,我们会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从城效、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有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床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帛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画中人物达五百多个,形态各异。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副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得“曹婆婆皱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知脚店”等,无有不符。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的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梦回繁华》
一、单选题
1.下面加粗字的字音和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汴京( biàn) 绢本(juān) 瀚林(hàn) 田畴(chóu)
B.衣冠( guān) 遒劲(jìn) 摄取(shè) 桅竿(wéi)
C.擅长(shàn) 料峭(qiào) 踏青(tà) 簇拥(cù)
D.枢扭(shū) 沉檀(tán) 纤夫(xiān) 岔道(chà)
2.下列词语中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寒料峭 直截了当 淋漓尽致 不记其数
B.好高骛远 殚精竭虑 络绎不绝 阴谋诡计
C.梦寐以求 刚愎自用 按步就班 摩肩接踵
D.逆来顺受 脍灸人口 无精打彩 细致入微
3.下列加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
B.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C.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言,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D.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4.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一项是( )
A.在他们眼中,这幅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
B.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C.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D.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5.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停泊(bò) 陈迹(jì) 大厦(xià) 赠言(zèng)
B.掩映(yǎn) 旗帜(zhì) 悬挂(xuán) 凝重(nǐng)
C.甲板(jiǎ) 冉冉(rán) 降落(luó) 紫荆(jīng)
D.港督(dǔ) 撤离(chè) 汽艇(tǐng) 古典(diǎn)
6.下列各项中书写无误一项是( )
A.裨补阙漏 猥自枉屈 呼嘘毒病 悠然自得
B.庶竭驽钝 以章其咎 驰然而卧 鸡栖于时
C.水尽鹅飞 苟无饥渴 熙熙而乐 赋敛之毒
D.临表涕零 咨课善道 以尽吾齿 恂恂而起
二、填空题
1.《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者是,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相关资料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状况,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洛神赋图》 (东晋)顾恺之
《富春山居图》 (元)黄公望
《汉宫春晓图》 (明)仇英
《百骏图》 (清)郎世宁(意大利米兰)
《步辇图》 (唐)阎立本
《唐宫仕女图》 (唐)张萱、周昉
《五牛图》 (唐)韩滉
《韩熙载夜宴图》 (南唐)顾闳中
《千里江山图》 (北宋)王希孟
《清明上河图》 (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
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清明节之意”;
二,“清明坊之意”;
三,“清明盛世之意”。
关于“上河”的含义主要有几种观点: 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
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
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
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
辨析字音
汴梁(biàn) 翰林(hàn) 题跋(bá)
田畴(chóu) 驮队(tuó) 岔道(chà)
簇拥(cù) 跋涉(bá shè) 漕运(cáo)
宏敞(hónɡ) 桅杆(wēi) 酒肆(sì)
沉檀(tán) 摄取(shè) 枢纽(shū niǔ)
遒劲(qiú jìnɡ) 长而不冗(rǒnɡ)
舳舻相接(zhú lú) 摩肩接踵(mó zhǒnɡ)
词义辨析
题跋: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题,写在后面的,叫做跋,总称题跋。
田畴:泛指田地。
春寒料峭:形容初春的寒冷。料峭,形容微寒。
跋涉: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
行旅:指远行的人,往来的旅客。
舳舻相接:船只首尾衔接。舳,船尾。舻,船头。
宏敞:广大宽敞。
赶脚:指赶着驴或骡子供人雇用的活计。
摩肩接踵:肩并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踵,脚后跟。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很多,往来不断。
遒劲:雄健有力。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①②):交代了《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历史背景、意义及作者张择端的生平。
第二部分(③④):具体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作的内容。
第三部分(⑤):具体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
张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从教28年,省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市语文教学与研究科研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