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徙倚欲何依(徘徊) 山山唯落晖(落日的余光)
B.东皋薄暮望(稀薄) 晴川历历汉阳树(分明的样子)
C. 芳草萋萋鹦鹉洲(草木茂盛的样子)
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
D. 乱花渐欲迷人眼(五颜六色的花)
征蓬出汉塞(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于比喻远行之人)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野望》这首五言律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
B.《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入”字则力透纸背,写出了长江的气势。
C.《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以虚写的手法描述了作者心中的美景。
D.《渡荆门送别》是五言律诗,既蕴含了诗人对前程的展望,也有他对故乡的深情眷恋。
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C.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
二、填空题
1.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意境的诗句是:,。表现了奇特大胆的想象的诗句是:,。借故乡之水,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三、按要求做题
1.阅读《渡荆门送别》,请描绘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诗的景象。(100字以内)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画家,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菩萨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
创作背景
唐朝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胜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查访军情,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府兼任判官。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此诗即王维出塞途中所作。
理解诗意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叙事之中微露失意情绪,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而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自己过了居延这个地方,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人的天空。
诗人以“蓬”、“雁”自比,这两句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长河:即黄河;一说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大”字,突出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
“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使荒凉的大漠上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显得格外醒目。
“直”字,又表现了烽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长”字,将没有山峦林木的浩瀚无垠的沙漠上那横贯其间的黄河的令人震撼的壮阔之美写得淋漓尽致。
“圆”字,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暖又微带苍茫的感觉。
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
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
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
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
诗人离家独行多日,终于见到了本土之人,按说他乡遇故知,该有一丝欣喜吧?可这位“候骑”全无畅谈乡情之意,只简单报告了一声:“都护在前面的燕然山呢!”便继续进行他的侦察巡逻去了。此时此刻诗人的孤寂凄苦之情便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主题探讨
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也侧面表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抑郁之情。
张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从教28年,省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市语文教学与研究科研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