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洞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三峡》
一、单选题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虚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冬之时,则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 飞漱其间。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微斯╱人,吾谁/与归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与“且秦灭韩亡魏”一句中“且”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且壮士不死即已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存者且偷生
5.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载体/载重 模范/模式 泥土/拘泥 反省/省亲
B.扁舟/偏旁 惆怅/绸缪 嘹亮/潦倒 奴婢/裨益
C.勉强/强迫 曲径/曲解 处理/处境 车轴/压轴
D.缅怀/腼腆 任务/烹饪 顷刻/倾诉 维护/帷幕
二、填空题
解释词语
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略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空隙,缺口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亭,正。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上
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虽:即使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以:此,这
素:白色的
绝:极高的山峰
飞溯:急流冲荡
良:甚,很
寒,肃:指清凉
属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翻译文章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两岸上的山色,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有很多趣味。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清凉和寂静,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课文分析
1、阅读第一段,思考:
①三峡多少里?两岸怎样?何时能见日月?
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七百里”表现三峡什么特点?
表现峡之长。
③“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表现什么特点?
表现山之连绵。
④第一段中表现山之高、峡之窄的句子是: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阅读第二段,思考:
①“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几句表现三峡水什么特点?
“夏水襄陵” 一句说明水位高、水势大;其余几句说明水情险、水流急。
②和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同的八个字是: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③只有“王命急宣”,才“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吗?别的船是否也这样快?
只有“王命”,而且是“急宣”,才会有航船。其余情况下 “沿溯阻绝”,根本没有船航行。
④采用衬托手法表现水流急速的一句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三峡夏天的水怎样?船只怎样?
夏水襄陵、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阅读第三段,思考:
①“清荣峻茂”指代的对象分别是什么?
水、树、山、草
②概括春冬之时峡水特点的句子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③三峡春冬之时有哪些美景?
素湍碧潭 、回清倒影、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4、阅读第四段,思考:
①第四段写了哪个季节的景物?主要写了什么?
林寒涧肃、高猿长啸。
②概括:《三峡》怎样抓住特点描绘三峡的自然景观?
写山,突出山势连绵、山高峡窄。
写水,分别写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夏天:水大、水急。
春冬:水清、水静。
秋天:林寒、涧肃
总结课文
这篇散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张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从教28年,省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市语文教学与研究科研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