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初二 > 语文 > 上学期 > 正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月色入(窗户)
B.无与为乐者(想到)
C.怀民亦未(睡觉)
D.相步于中庭(一起)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A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D

3.下列对《记承天寺夜游》的分析,说得不正确的一项(    )
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
B.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
C.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B

4.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D

5.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B

二、填空题

1.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借代;
(2)比喻;
(3)反问
;

2.根据要求填空。
(1)《答谢中书书》一文意境优美,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和饱含感情的语言再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2)《答谢中书书》一文中,作者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
(3)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处处扣住“月”字来写,其中侧面写月的句子是:
(4)《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表现作者惆怅悲凉的句子是: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苏轼被贬,心中忧郁,月夜游寺正是他排遣抑郁心情的具体行为。为此,有同学根据《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背景及内容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
下联: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谪人共婵娟遣忧逐愁(答案不唯一)

三、阅读理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至承天寺寻张怀民:__________
(2)怀民亦未:_________
(3)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 ①遂:于是,就   ②寝:睡觉   ③但:只
2. 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3. 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
4.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豪放派词作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
重点字词解释
户:门
欣然:高兴、快乐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就
寝:睡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盖:大概是
但:只是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精读课文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一是因为作者被贬谪,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2.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有何感受?
  描写夜景之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它给人的感受是空灵、皎洁、明净……  
3.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先找关键词句,再体会作者心情) 
  欣然起行:欣喜之情
  念无与为乐:有点遗憾
  遂: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
  寻:有急切访友之情
  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
  相与步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有对人生的感悟,有对际遇的无奈
4.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月光虽非夜之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可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作者借“何夜”“何处” 一句点明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真谛。这也正是作者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原因。
   所以这里的“闲人”并非是闲极无聊,无所事事之人,你认为“闲人”是怎样的一种人呢?
   具有闲情逸致,兴趣高雅之人,也包含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壮志难酬,一贬再贬,可见他的无奈与悲凉,他何尝要做一个闲人呢?赏月只不过是他借月抒情,自我排遣罢了。

张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从教28年,省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市语文教学与研究科研组带头人。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广东省江门市] good

tz660733

2020-09-26 11:13:36

[甘肃省武威市] SO GOOD

呵呵

2019-10-26 21:20:42

很好! SO GOOD!

huangfei11111

2019-08-13 10:55:50

[北京市] 讲的非常令人深刻,很动听,every everygood

啦啦啦

2019-08-10 19:41:24

GOOD

凌星

2019-08-09 16:10:45

[重庆市] nice

可乐同学

2019-07-15 11:47:52

[广东省肇庆市] 呵,好

159****5733

2018-10-10 19:26:21

[广东省东莞市]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过高

2018-08-22 11:12:23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