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是根据《水浒传》第23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改写的。课文记叙的是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经过,表现了武松浑身是胆,勇武机敏的英雄形象。
金圣叹评:“人是神人,虎是怒虎。”
检查自学
1、标出自然段(6段)。
我会认
杖(zhàng)
杖限文书:旧时官府要下属限期完成某事﹑逾期则予以杖罚的公文。
限(xiàn)
限制 有限 无限
耻(chǐ)
羞耻 耻笑 无耻
脊(jǐ)
脊梁 脊背 脊柱
梁(liáng)
房梁 栋梁
膛(táng)
胸膛
纳(nà)
缴纳 纳入 采纳
寻思xún si:想;思考
咆哮páo xiào:如猛兽、海浪、人等)发出洪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 。
踉踉跄跄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特别提醒:
冈:读gāng,不要读成gǎng。
榜:读bǎng,是后鼻音。
耻:是翘舌音,不要读成cǐ。
脊:读jǐ,不要读成jí。
拳:是前鼻音。
酥:是平舌音,不要读成shū。
读课文,理清层次。
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文章记叙了武松乘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了武松上冈,看到印信榜文,才知道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
第二部分(4-6自然段):写武松赤手空拳与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
学习第一部分。
《武松打虎》的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
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突出老虎的凶猛,为后文武松打虎做铺垫。
用波浪线画出表现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加以体会。
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1、好面子;
2、大胆;
3、侥幸心理,自我安慰。
作者写武松害怕、好面子是不是会有损于他的形象?
答:这样写使武松的形象更可信、更真实,所以说武松不仅是个神人,同时他也是个正常人。
武松虽然心中也会害怕,但他仍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也说明他还是勇敢,所以在后面打虎时才表现得那么勇敢。 这一部分虽然不是重点,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武松的形象显得更真实,也为下文做了铺垫。
精读第二部分
读第四段用横线标出老虎出场的句子。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读第五段:用横线标出老虎的招数。用波浪线标出武松的对策。
从武松的对策可以看出武松是怎样的一个人?
十分机智。
1、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往上一扑,从半空里蹿将下来。
2、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上,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3、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老虎首先就使用了三招:一扑、一掀、一剪,这真是一只怒虎。
不过,既然是写武松打虎,应该突出武松多么神勇,为什么把老虎写得那么厉害呀?
写虎是为了写人,衬托手法。
武松实际上用了几招?
面对厉害的老虎,武松只一招——“闪”!这叫“避其锋芒”,进一步说明了武松的机智。
自由读第六段,看武松打虎分别用了哪几招?标出动词,可以在课文旁边做上批注。
1、棒劈;2、退;3、按虎头,用脚踢;4、左手按虎头,右手打;5、用半截棍棒打。——生生把老虎给打死了!
我们看到,武松在梢棒打折的情况下,临危不惧,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表现得十分勇敢!
比较阅读:说说哪段好,为什么?
1.武松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只顾打。直打得那大虫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2.武松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思考:
一个打虎英雄,“尽平生气力”“双手轮起梢棒”竟没打中老虎而“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那条梢棒也“折做两截”,有人认为这样写损害了英雄形象,你赞同吗?请简述理由。
没打中,乍看挺让英雄没面子的,细细品味就会觉得这是歪打正着,反而成就了英雄的形象:①因慌张而出的差错使英雄更象个常人而不是无所不能的“神”;②没了梢棒,赤手空拳打虎,更显英雄气概。
明末清初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评:
“人是神人,虎是怒虎。”
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
1、认读杖、耻、梁、肋、袒、迸等六个生字,会写杖、限、耻、脊、梁、膛、纳等七个生字,理解寻思、踉踉跄跄、咆哮、酥软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3、欣赏文章精彩的场面描写。
本节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易考点:
1、认读杖、耻、梁、肋、袒、迸等六个生字,会写杖、限、耻、脊、梁、膛、纳等七个生字,理解寻思、踉踉跄跄、咆哮、酥软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孙老师
男,中教中级职称
课堂生动有激情,善于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作文的兴趣,能够给学生自由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