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复习 > 高中 > 历史 > 全一册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二)》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二)》

    历史特征
    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历史特征
    (1)旧中国:①变迁与向西方学习相关。②抵御存在较大差距。③社会运动的推动,知识分子的倡导与示范成为强大动力。④变迁过程中仍保存民族特征。
    (2)新中国:现代变迁与人民地位变化、民族独立实现、改革开放紧密相关。
    2、主要表现
    (1)自19世纪中期起,随着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汇,新事物和新的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从而引起了人们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社交礼仪等方面的种种变化。
    (2)自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吃、穿、住和风俗习惯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历史特征
    (1)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排挤;起步晚,发展缓慢,落后于西方国家。
    (2)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
    2、主要表现
    (1)近代以来,水上交通、铁路交通、公路交通、民航等现代交通工具发展较快。
    (2)新式交通工具在中国得到较快的发展,尤其是电话发展更快。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1、历史特征
    (1)报刊业是我国最早的现代传媒,时效性强,在传播知识、开启民智、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2)影视、网络技术起步晚,发展快。
    2、主要表现
    (1)近代以来,报刊、影视和网络技术等发展较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众传媒成为发展最快的事业。
    (2)其中信息传递直观、快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互联网集报刊、影视的优势于一身,信息传播量大。
    考向瞭望
    瞭望一 专题归纳: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四次大变化

    变化

    变化时间

    变化的历史背景

    变化表现

    第一次大变化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第二次大变化

    1912

    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的发生了变化

    第三次大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了

    物质生活上也出现了平均主义,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在城市里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第四次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

    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政治环境也越来越宽松了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命题1 烟标和火花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烟标或火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D)
    ①抗美火柴②公私合营中烟厂“景秀河山”牌香烟③“青春旋律”火花④“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火花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瞭望二 追踪社会热点:中国高速铁路领先世界
    [热点材料]2010年7月1日,世界上标准最高、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城际铁路——沪宁城际高铁开通运营。目前,我国最高速铁路投入运营里程7055公里。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命题2 2009年12月9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成功试运行,列车时速高达394公里,创造两车重联情况下的世界高速铁路最高运营速度。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A)
    ①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②带来了一些城镇的兴衰 ③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 ④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瞭望三 运用史料探究:近代社会生活的演变
    本单元主体内容之一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及社会习俗的演变。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国门洞开,使原本落后的中国被迫向世界先进文明靠拢,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也说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才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才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变。近年高考注重利用社会史观及民生史观考查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运用史料分析理解的考查成为命题视角之一。
    命题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二十世纪专制国之民,无日不以夺自由为目的,曾是区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而乃对万象以言革命,屋知其必无成……心非不知平权自由之乐,欲求之而不敢说,犹如其痛痒而不敢示人以求疗也。①吾今敢昌言以告我女子曰:“婚姻自由”。
    材料二 ……工作队一方面训练该地干部,一方面分头深入到群众中进行宣传。收音机、幻灯片在宣传婚姻法上起到了很大作用。有一次,来看幻灯片的就有三百来人……经过反复的宣传教育,②使群众认识了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和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的好处……婚姻法在山区贯彻后,婚姻自由已经不再为群众所反对了。
    [研读]材料一主要反映了清末时期,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高涨,婚姻变革的浪潮汹涌而起。资产阶级革命派更是明确地将传统婚姻与专制制度联系起来加以批判,并将“婚姻自由”与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要求结合起来。材料二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的婚姻制度。
    [思考]①根据划线材料分析倡导“婚姻自由”在当时有何意义?
    ②找出划线部分反映的现象对建国初期社会生活的演变有何影响?
    [答案]①“婚姻自由”观念的兴起,以及传统婚礼向新式婚礼的转变,不但逐渐冲击和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习俗,更增强了人们的婚姻自主意识和自由观念,也成为近代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实行,是全国范围内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重大举措,导致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随堂测试
    1、1872你那《申报》报道“妇人子女原宜深藏闺阁,不令轻见男子之面……乃上海地方妇女之街头者不如凡几,途间或与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暄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日甚一日,莫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不确切的是(D)
    A、传统道德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B、近代中国女子逐渐步入社会
    C、妇女解放思潮悄然兴起
    D、上海社会风气已彻底改变
    2、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3、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D)
    ①传统风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应用]“自同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面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C)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七第2部分第1课时《单元概述》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2)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六第2课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古代儒家学说的发展历程》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六第1课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古代儒家学说的发展历程》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一)》

    正在播放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二)》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一)》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第4课时《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第3课时《国共十年对峙》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第2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第1课时《近代民主革命概述》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经济专题三第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经济专题二第2讲《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和最终形成》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经济专题二第1讲《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和初步发展》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经济专题一第3讲《中国古代商业和经济政策》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经济专题一第2讲《古代手工业发展》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经济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农业》

    评论0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