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复习 > 高中 > 历史 > 全一册 > 正文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经济专题一第3讲《中国古代商业和经济政策》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中国古代商业和经济政策》
一、中国古代的商业
(一)、古代中国的商业产生和发展的表现
(1)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原始商业。贝壳为最原始货币。
(2)商朝已达到相当高水平,产生了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们集中起来,政府管理。
(4)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主体,黄金、白银开始成为货币,形成了
许多著名的都会,中国商业发展出现了第一次高峰。
(5)秦“半两钱”统一币制,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古代中国对
外贸易的发展。
(6)隋唐时期,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
空前繁荣的景象。“市”“坊”分开。
(7)宋代最早的纸币-“交子”,集镇、夜市兴盛;以后坊市制度界限被
打破;元代更广泛流通货币,古代商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8)明清时期,一大批商业市镇兴起,商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
大量进入市场,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等等,使得明清商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宋以前:市、坊分开
政府设官员进行严格管理
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两宋及宋以后:
市坊界限打破,经营时间也被打破,早市、夜市相继城郊和乡村的“草市
”更加普遍
官府控制放松(出现商业名镇)
2.城市的发展
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两宋以前多事政治军事中心,两宋以后
也成为经济中心)
扬州、成都“扬一益二”    特点:南方商业中心;原因:丝绸之路开通
;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发展历程:
西汉: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原因:丝绸之路开辟)
唐朝:在外贸港口广州设立市舶使
两宋:同几十个国家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元朝:泉州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明朝:郑和下西洋,中国对外贸易达到顶峰,但主要体现在“朝贡贸易”
上。此后逐渐衰落。
清朝: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逐渐萎缩。表现在外贸开口少
(广州十三行)、贸易量极少(仅占市场商品总量3%左右)
2.类别:
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
3.官府贸易的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4.官方贸易的实质和影响:
是一种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正因为不计经济效益,它会加重国家财
政负担,因而难以持久。也不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四)、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
1.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
2.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市、草市、夜市、晓市)。
3.商业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运发达(商帮)。
4.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底下;商人投资田产
,使商业经营成为在地主经济的附从。
5.商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官府的控制,特别是海上贸易基本上由官府垄
断。
6.商业活动逐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7.古代中国的上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商业繁荣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
量兴起。
8.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然后逐步渗透到农村,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关
系日益密切。
二、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1.产生发展:战国确立: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西汉强化:汉武帝
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抑制富商大贾;明清固守: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
2.产生原因:商业和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和危及封建统治。自
然经济的特点决定(根源),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必然产物。
3.目的:直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根本:巩固封建统治
4.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经济。
5.作用:前期:保障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巩固了
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保证社会稳定;
后期:阻碍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
(二)、海禁、闭关锁国
1.含义:明清时期实行的一种经济政策,它严限中国人民赴海外经商和限
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2.产生发展
(1)明代开始“海禁”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外贸只能官方主持
(2)清代厉行海禁和闭关锁国:
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片板下海
3.原因:分明、清两种情况(直接)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根本)
4.后果: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
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界隔绝,最终落后于世界潮流。
误区警示
1.古代“市”长只管市场交易,按时开市、闭市,与今天市场职权不同。
2.中国古代并不一直抑商,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证词,支持商业的
发展。
3.“闭关锁国”政策并不完全禁绝一切贸易,只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
易,如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4.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的前期,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积极作用。但也有弊端,它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的扩大再生产,特别是在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的情况下,仍把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制约经济发展的制度原因。
5.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都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具体表现,都根源于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
1.《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
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子所尊也。”这表明(D )
A 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 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 百姓皆重农抑商
D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解析】题干意思是“当今虽然法律轻视商人,而商人世纪已经富贵了;
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了。所以一般俗人所看重的,正是君主所轻贱的;一般官吏所鄙视的,正是法律所尊重的”。这清楚地表明,政府的抑商政策没有收到效果,故选D项。A项的朝廷重农对应的是材料中的“尊大夫”,但百姓并不抑商,从材料“俗之所贵”得之;B项的百姓重农抑商同样与材料意思不符。C项百姓皆重商轻农说法太绝对,材料知识反映比较普遍的现象。只有D项符合材料的意思。
2.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
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B)
A 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 商品经济活跃
C 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材料中“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
海而去者尤不可计”有涉及水陆交通,但未能反映发达,其意图还是反映商品在流通而已,故排除A;要反映成为全国经贸中心必须要有全国范围内的横向比较,材料显然没有,故排除C;要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就要有雇佣关系,材料显然没有体现,故排除D。材料主要反映的就是福建商品经济活跃,故答案为B.
3.明代陆缉著《禁奢辨》中写道:“今天下之财赋在吴越。吴越之奢,莫
盛于苏杭之民。”“只以苏杭之湖山言之,其居人按时而游,游必画舱,肩舆、珍馐、良酝、歌舞而行,可谓奢矣。而不知舆夫、舟子、歌童、舞技仰湖山而待(烧火做饭)者,不知其几。”上述材料中反映出(B )
①江南经济发达影响民风  ②社会生活日趋奢侈享乐   ③主张倡俭戒奢
以正风气 ④劳动就业结构发生变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从材料第一句可看出①江南经济发达影响民风。从材料第二句可
反映出②社会生活日趋奢侈享乐。而从“舆夫、舟子、歌童、舞技仰湖山而待(烧火做饭)者”则可反映出④劳动就业结构发生变化,看不出③主张倡俭戒奢以正风气 ,排除③,正确选项为B。
4.明朝小说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
建泉州人氏,自幼随著大亲,在绍兴府开个倾银铺儿。那老儿做人公道,利心颇轻,为此主顾甚多,生意尽好。不几年,攒上好些家私。”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C )
A 福建当地人谋生困难
B 闽商控制金融领域
C 商品经济发展
D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解析】材料反映韦德所开银铺兴旺之福的原因,银铺的兴旺反映了商品
经济的发展。材料不能反映A 项,同时也没有反映雇佣关系
5.“明代‘海禁’的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
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的抗倭。”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C )
A 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B 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
C 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D 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解析】题干强调了“海禁”政策出台与朝贡贸易的关联性。结合所学知
识,“海禁”政策是因日本浪人与国内非法商人勾结一起,时时侵扰沿海地区,为了维护统治秩序,有戚继光抗倭,进而实行“海禁”政策,A、B、D三项都片面理解,答案为C项。
6.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宫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
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 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 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 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 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解析】从“苏州《吴县永禁宫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中“便往
还而通贸易”这一记载可以推断出A项正确; 会馆是同一地域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因此C、D项正确。
7.清黄遵宪有诗曰:“国初海禁严,立意此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
错。”你认为诗中“海禁”的“大错”应表现在(D)
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③抑制了资
本原始积累   ④导致了中国国势日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海禁”政策的危害。此题用排除法,排除②即很
容易选择正确答案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李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市骨干教师,曾获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多次参加课题研究、编写参考资料等工作。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第4课时《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第3课时《国共十年对峙》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第2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第1课时《近代民主革命概述》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经济专题三第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经济专题二第2讲《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和最终形成》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经济专题二第1讲《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和初步发展》

正在播放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经济专题一第3讲《中国古代商业和经济政策》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经济专题一第2讲《古代手工业发展》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经济专题一第1讲《中国古代农业》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十二《近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化艺术》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十一《近代以来世界的发展历程(二)》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十一《近代以来世界的发展历程(一)》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十《近代以来的世界文化艺术》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八《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课时)》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五《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四《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二)》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