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复习 > 高中 > 历史 > 全一册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六第2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实践》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实践》
    一、马克思诞生和巴黎公社
    课程标准: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考向瞭望:1.了解《共产党宣言》对当时无产阶级运动的推动作用,同时要辩证
    看待马克思主义对当今的影响。
    2.不同文明的和平共处与竞争和构建和谐世界的关系。
    考纲探究: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1)理论来源:19世纪早期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
    政治经济学。
    (2)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3)阶级基础: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
    起义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4)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经验,致力于理
    论研究,吸取人类优秀思想成果。
    2.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认识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对人剥削人的罪恶现
    象深恶痛觉,同时对未来的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用统一的社会生产替代私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消灭城乡差距,使劳动成为人们的需要,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解放妇女等。这些设想对于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反应了正在成长中的无产阶级最初
    的、不明确的愿望。空想社会主义者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不懂得阶级斗争,还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新社会的缔造者。因此,不能从理论上科学阐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个客观规律。他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当无产阶级日益壮大,已经开始进行独立的政治运动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一个完全建立在科学基上革命理论开引导他们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主要内容: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肯定了
    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解释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指出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尽享斗争;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等。
    (2)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
    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公认运动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4.巴黎公社的建立及措施
    1871年3月18日革命胜利后,巴黎人民决定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并选举了公
    社委员会。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了。
    (1)政权建设: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
    民自卫军,以公社委员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若干委员会,掌管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们有权监督和罢免,并对其采取了限薪措施。
    (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维护工人权利
    ,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
    5.全面客观认识巴黎公社运动
    (1)巴黎公社的性质:世界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
    (2)教训: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
    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导致公社的最后失败;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教训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逛到农民的支持。
    (3)失败根源:巴黎公社革命是这一特殊条件下的一次城市无产阶级革命,并
    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阻碍了经济基础的演变而爆发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是必然的。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
    (4)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
    无产阶级革命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典例精析
    例1.《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
    当家做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D)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
    ④“新改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解释】此题考查对巴黎公社的概念的全面把握。从背景看①解读正确,从过程
    和性质看③④解读正确,建立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一般认为是俄国十月革命,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材料中萌芽一词也反应了这一点,故选D.
    【答案】D
    例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D)
    A 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基础上直接建立的
    B 推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
    C 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D 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解释】巴黎公社是在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第二帝国灭亡,新上台的临时政府
    对工人跟进行迫害的情况下爆发的。并非在第二帝国“推翻第二帝国的基础上直接建立”,故A 项错误;第一国际的成立时间是1864年,早在巴黎公社之前,故B 错误;标志着工人 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是欧洲的19世纪30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故C项错误。
    【答案】D
    二、俄国十月革命
    课标定位
    课程标准: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的历史意义。
    考向瞭望: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
    1.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及过程
    (背景):
    ①俄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条件。
    ②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
    弱的环节。
    ③一方面,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各主要帝
    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过程:
    ①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起义中出席出现了工农
    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
    ②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纲领》,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
    主义革命的任务,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③1917年7月,临时政府用武力镇压革命,出现“七月流血事件”,而后布尔什
    维克党确立武装起义的方针;
    ④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会议通过了列宁提出的关于近期举行武装起义
    的决议。
    ⑤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发生起义,攻占了冬宫,起义胜利。
    (3)建立政权:1917年11月7日,全饿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代表大会召开,通
    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又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产生了新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
    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
    剥削阶级的统治,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3)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今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解放斗争。
    3.俄国十月革命特点及胜利的原因
    (1)特点
    ①十月革命走的是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②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
    ③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
    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④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急剧发展的
    不同性质的阶段。
    2.胜利原因
    客观原因: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的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③利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后方薄弱的革
    命时机。
    主观原因:
    ①革命得到人们的支持,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③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
    ④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
    ⑤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
    4.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的比较
    背景:
    俄国:①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
    国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②工业虽落后于西方但较中国发达,工人阶级力量较强
    中国:①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是中国人民的主要革命
    任务。②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俄国,工人阶级力量较弱,农民阶级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
    革命道路:
    俄国: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暴动,由城市到农村,从而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具体表现:
    俄国:1917你那11月7日,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今儿取得全国胜利
    中国:进行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意义:
    俄国: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②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典例精析
    【例1】、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
    水兵、赤卫兵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B)
    A 政府的战争策略造成粮荒
    B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 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 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解释】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得知关键语意是城市的工人
    、水兵等到农村征粮,体现余量征集制,与之相关的事件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困境。
    【例2】、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
    一是(A)
    A 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 强调农村包围城市
    C 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 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解释】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高度发达阶段才能向社会主义过
    渡,而列宁却成功探索出在落后的农权制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联系《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可以判断C项是继承的内容,B项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发展,D项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判断,所以A 项正确。
    【例3】、俄国十月革命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农村包
    围城市的道路。导致两国革命道路差异的根本愿意是(D)
    A 革命性质不同
    B 两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不同
    C 革命依靠的主要力量不同
    D 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分布地区的不同
    【解释】中、饿两国革命道路的差异是由两国具体国情决定的。俄国是帝国主义
    国家,革命的主力是工人、士兵,他们多集中在大城市;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帝国主义者战争,而前线失利,后方空虚,城市成为革命的爆发地,中国是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成为反动势力统治最薄弱的环节;中国是农业国,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但广大农民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而联系,是革命的同盟军;中国共产党以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受到挫折,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故选D。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十《近代以来的世界文化艺术》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八《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课时)》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五《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四《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二)》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四《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一)》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七第2部分第2课时《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七第1部分第2课时《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七第1部分第1课时《单元概述》

    正在播放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六第2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实践》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六第1讲《单元概述》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第5讲《解放战争》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四第5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四第4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四《求民族的潮流(3)》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四《求民族的潮流(2)》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四《求民族的潮流(1)》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第3讲《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第2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评论0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