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复习 > 高中 > 历史 > 全一册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六第1讲《单元概述》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六第1讲《单元概述》
    考纲要求: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
    2.俄国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背景:①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②政治基础
    :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③思想来源: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德意志的古典哲学
    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基本内容:①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②阐明了社会
    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③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④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影响和启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推
    动第一国际的建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巴黎公社
    背景:①1870你那的普法战争中法国失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②掌权的资产
    积极临时政府对外卖国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标志:1871年3月工人政权占领巴黎
    基本内容:革命理论: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力指导;革命道路:城市暴动,
    局限于首都;革命进程:进展神速,但很快失败;斗争方式:武装斗争;工农联盟情况:没有得到农民的广泛支持,孤军奋战
    影响和启示:教训:缺乏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启示
    :法国资产阶级仍处于上升阶段,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根本不具备
    十月革命
    背景: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条件②俄国是一个落后
    的农业国,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③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标志:1917你那11月彼得格勒工人起义
    基本内容:革命理论:列宁主义;革命道路:城市包围农村;斗争方式:和平与
    武装斗争相结合;革命进程:进展十分迅速“轻而易举”取胜;工农联盟情况:工农联盟
    影响和启示:经验:布尔什维克的正确领导是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启示:资本
    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取代
    单元复习攻略
    命题规律分析
    本专题不是高考的热点,近几年高考考查较少,很少单独命题。但是,高考试题
    很多时候为避免猜题、押题而故意在零点中命题,因此,备考要全面。复习中注意以下命题规律:
    1.《共产党宣言》主要考查科学共产主义产生的背景,包括经济基础、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等几个方面,并以此说明科学共产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2.巴黎公社主要考查巴黎公社的意义,一般讲其放在整个国际共运史中,要求认
    识其伟大的历史地位。
    3.相对前两个考点,十月革命的考查角度较多,主要有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特
    点、影响等。
    4.本专题的综合点较多,主要由两个:一是与工业革命相联系,说明工人运动是
    工业革命的产物:二是与中国史相联系,对比两个革命条件、道路、特点、影响等的差异,理解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复习技巧指导
    本考点涉及多个国家的历史,内容相对凌乱。学习过程中注意抓住关键的专题进
    行整理,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
    1.整理国际工人运动的专题史:
    (1)由空想到科学:标志是1848你那《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共产主义诞生

    (2)由理论到实践: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实
    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社会主义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3)由理想变成现实: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
    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际,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4)由一国到多国的胜利:二战后,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形成了一个由几
    个国家组成的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
    (5)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但中国吸取经验教训,从国情出发,社会主义建设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2.国际工人运动中心的转移:
    发生背景: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传

    19世纪中期,英国,宪章运动,《共产党宣言》,第一国际
    19世纪70年代,法国,巴黎公社
    19世纪末,德国,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
    20世纪初,俄国,列宁主义的诞生和十月革命
    3.学习过程中注意全面理解工人运动的影响,从横向上整合学科知识。首先,国
    际工人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催生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类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其次,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发展,保护了工人的合法权益,这是很多考生容易忽视的一点;其次,支援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4.加强比较,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道路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比较,理解
    革命道路必须适合本国国情的道理。
    易错知识点拨
    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马克思主义是一套
    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2.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只是推翻了沙
    皇统治,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而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3.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
    果,因为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4.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不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而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相同与不同
    二月革命对象是封建沙皇政权,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果是基本实现了民
    主革命的任务,出现两个并存政权
    十月革命对象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性质是无产阶级革命,任务是推翻临时政府
    ,结果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两个联系是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从性质的变化来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
    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从过程来看,二月革命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的发展和结果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八《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课时)》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五《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四《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二)》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四《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一)》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七第2部分第2课时《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七第1部分第2课时《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七第1部分第1课时《单元概述》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六第2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实践》

    正在播放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六第1讲《单元概述》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第5讲《解放战争》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四第5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四第4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四《求民族的潮流(3)》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四《求民族的潮流(2)》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四《求民族的潮流(1)》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第3讲《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第2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四第2课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评论0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