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唯物论与认识论》
考点一 辩证唯物论
1、物质概念
(1)自然界的物质性;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世界的真正同一性在于物质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同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特别提醒】物质与物质具有形态具有区别,又有联系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特别提醒】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的区别
3、运动与静止
(1)区别:①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②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特别提醒】此考点考查时主要以名言警句或科学材料为背景。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的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认了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5、意识的能动性
(1)意识的能动性的特点: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意识能动性的两个表现:
人能都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特备提示】主义区别意识的能动性与主观能动性、意识的反作用的关系。
6、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2)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重视意识的作用
【温馨提示】用该原理答主观题时,要注意两个方面。
7、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原理: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2)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温馨提示】这一原理与物质和我意识的关系原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只是对应点不同。
考点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1)实践的含义:是人们改造……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主义区别纯主观的认识活动)
(2)实践和特点:①实践具有……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
【特别提示】实践的特点是选择命题中常考的一个点,主义区别三者的关系。
2、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实践是认识的……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能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又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3、真理
(1)属性: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具体性、条件性:真理的相对性(局限性)(真理和谬误相伴)
(2)方法论:真理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坚持真理;真理是具体的相对的,我们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温馨提示】真理的属性是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尤其四选择题,常以科学发展的材料为背景,解答时要牢牢把握真理的属性及与实践的关系即可。
4、认识过程
(1)基本特点:①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客体来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无限性。认识的对象四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史上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的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形式的上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2)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练兵平台
1、在地震的短期预报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地震的预防比预报更显重要。许多多家选择了加强建筑设防这一防震减灾的现实路径。这一做法体现的哲理是(D)
A、转变思维能够改变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
B、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就能改变规律
C、防震减灾措施是对自然界无规律运动的把握
D、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这说明(C)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3、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D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但超越自身
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到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党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D)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们对统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只一个
D、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