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复习 > 高中 > 政治 > 全一册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必修1)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收入与分配》

    高考考点解析及经典高考题分析
    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为什么?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决定的。
    (2)分配方式
    ①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国家机关、公共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共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所得
    ②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存在于个体经济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的所得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
    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按劳动要素分分配:在私营、外资企业工作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按资本要素分配:居民个人通过储蓄存款、购买债卷、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等获得的收益。
    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所得、专利技术使用费、出售专利技术所得。
    按管理要素分配:高级管理人员管理风险收入、年薪等。
    (3)分配原则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措施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按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主体 原则 做法表现 具体措施
    主体 原则 做法表现 具体措施
    初次分配 企业 兼顾效率和公平 正确处理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再次分配 国家 更加注重公平 通过各种经济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行政事业工资、养老医疗保险、社会福利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供啊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3、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又是一对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第二,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
    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4、财政的作用
    (1)促进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收入、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根本任务决定的
    “十二五”规划:
    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十二五规划强调的“四个更加注重”。“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也是“十二五”规划追求的目标。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
    (2)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南水北调、农业水利建设;航天、高铁、研发建设
    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与市场经济调节局限性相联系
    (3)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1年任务的定调,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的提法之后,增加了“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的新提法。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在经济责任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应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在经济发展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时,物价会上涨,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
    5、税收
    (1)含义: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税收收入
    (2)特征: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3)种类
    增值税:征收的意义: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例3、(2011年浙江文综)2011年4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3%。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A
    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
    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
    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
    例4(2011江苏)“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9500亿元。2001年中央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也将进一步向西北和“少边穷”地区倾斜,其中以车辆购置税安排的投资额将超过300亿元。这说明:B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形式
    ③国家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④公民自觉纳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例5(2011年浙江文综)假如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 上调至3000元,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所有居民应缴个人所得税减少
    B、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所有居民没有得到实惠
    C、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增加
    D、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学以致用
    1、国家发改委表示,国家计划通过财政补贴政策推广高效节能产品,使高效节能产品份额到2012年达到30%。财政在这里主要发挥了:A
    A、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B、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C、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2、一般来说,当有效需求不足、一定时期内物质持续下降时,政府为扩大社会总需求,保持敬酒持续增长所采取的财政手段是:A
    A、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
    B、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信贷规模,提高税收
    C、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信贷规模,下调利率
    D、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收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