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寻常的人》
一、读、写、说互动
●大人物并不天天都在办大事、好事、聪明事,有时,他们也做小事、错事、糊涂事。往往是这些小事、错事、糊涂事,做得很有个性特点,越发显得他平凡中的伟大。不论是邓稼先、居里夫人,还是爱因斯坦、鲁迅,都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普通人。
●《回忆鲁迅先生》写的就是许多很平常琐细的事:写鲁迅直言不讳地评价客人的穿着“不大漂亮”,一支又一支地吸烟,作息时间阴阳颠倒。还有踢“鬼”,挣扎着对儿子大声说“明朝会”……写了这些平凡小事并不有损伟人的形象,文章同样让人爱读,读了有印象,这是为什么呢?
●任选你认为写得好的一个场面、一组动作、一组对话、一句话,和同学们交流心得,写成一篇读书笔记。例如《居里夫人和一克镭》中的这一句话就很精彩。
不要等下星期,不要等明天,就在今晚办妥。这个赠与证书马上就要生效,而我也许会在几小时之内死去的。
这短短的两句话,表明了居里夫人是一个无私、认真、雷厉风行的人,也使人感到她是一个较为性急的人。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会为居里夫人坦诚、高贵的心灵所感动。
●写人可以写他们的可敬、可爱的一面,也可以写他们“可恨”、可气的一面,这样写的才是活生生的人。想想你周围的人,想想你自己,是不是都有不少优点,也有不少毛病?一味拔高了写,只写敬业奉献、大公无私,篇篇都像“表扬稿”“感谢信”,弄不好就不是“真人”而是“假人”了。
二、挖掘趣味或意义,写写寻常的人
可敬的、可爱的、高尚完美的人可以写,平凡的人,也可以写。可爱的、可笑的、可气的、可乐的、可悲的、可怜的、滑稽幽默的、胆小的、急性子的人,都可以写,关键在于从中挖掘出趣味或意义来。只要有趣味或意义,即使是虚构的人也可以写。
下面这篇《我眼中的老师》,有趣味或意义吗?参考下文,自拟题目,写一篇有趣味或有意义的记人短文。
●参考例文
我眼中的老师
黄黎静
作文里的老师多半是善良和蔼可亲的,可在我眼中,老师却是千变万化的。
我喜欢的老师不是在他表扬我们的时候,而是与我们一起笑的时候。哪位同学说错了话,把我们逗笑了,他自己也抓着脑袋不好意思地笑,老师也笑了。我们笑得前俯后仰,老师也笑得前俯后仰。老师的眼睛眯成一条线,眼角露出美丽的皱纹,嘴角翘得老高,露出雪白的牙齿,显出一个可爱的酒窝,她似乎回到了一塌糊涂的童年。这时我们和老师没有界限,咱们都是同学。
老师最可怕的时候,是我们做错事,却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时,老师总是用冷冷的目光、冷冷的语调拐弯抹角地讯问着,时而还冷笑一下。我不敢抬眼望她,浑身毛孔全竖了起来。舌头像打了结,说话极不利索。老师一下子变得令人恐惧,我们像见了鬼似的。
最崇敬老师的时候,是老师对书上评价提出异议的时候,我们觉得老师真有主见。当老师向我们讲闻所未闻的知识时,我觉得老师真了不起。我最恨老师的时候,是她误解人的时候。
总之,我们有喜怒哀乐,老师也有。我们不能完全了解老师,老师也可能不完全了解我们。我们还是不要简单地以好坏评价老师吧。
至于作文时写到老师,每个人都在说:我有一个好老师。
三、评选“委婉”冠军
●讨论交流的目的,首先是学习,从别人意见里汲取宝贵的东西;其次是坚持自己的意见,说服别人。
●听取别人的意见,只要有起码的虚心就行。而要说服别人,就涉及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在关键的问题上,有的应该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如居里夫人要求改签文件。但是,不管什么场合都这样刻不容缓,也可以把好事办坏。
●有时客观条件迫使我们不能这样性急,要运用口头交际中的委婉性来缓和矛盾。所谓委婉性,最起码的是,防止当场争辩。争辩是针锋相对的,容易把情绪搞僵;而委婉的口头交际,能防止、缓和对立情绪。
●萨克斯第一次去游说罗斯福制造原子弹时,他不但善于倾听,而且善于察言观色,他感觉罗斯福对此有否定性倾向,就不再讲下去了,再讲下去就要争论了。而且和美国总统争论,不管结果怎样,是不会有好处的,他选择了沉默。第二天早上,罗斯福起初说话还是有点讥嘲的口吻,萨克斯仍然没有正面交锋。他扯到题外去,说了一个故事,而罗斯福居然被说服了。
在口头交往中,双方发生争论,回避正面冲突,讲一个故事(或者寓言)来暗示,这在中国先秦散文中,是很常见的手法。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请多加留意。
●委婉语是相对于直率语而言的,试比较:
直率语:我反对。
委婉语:我还难以接受你的观点。
萨克斯第一次游说不成,总统表示不同意的方法是:“亲爱的亚历克,这件事情由政府出面组织,是不是不太合适呢?”注意他用的不是否定句,而是疑问、商量的口气;而且还用小名称呼对方,前面还加了“亲爱的”。
●讨论:居里夫妇申请还是不申请专利对科学发展有利?
●提示
1、抽签决定一个同学陈述自己的观点。
2、另一个同学对他的观点提出质疑。
3、发言人如果觉得需要帮助,可以委婉地请求一个同学支持自己的观点。
4、在座的同学可以自由选择质疑或反驳质疑,所有质疑者和反驳者的语言要尽可能委婉。
5、由全班同学评选“委婉”冠军、亚军等。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张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从教28年,省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市语文教学与研究科研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