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父亲的退休生活》
退休是爸爸向往已久的生活。
他早就交代秘书,退休以后不看文件了。
爸爸特别爱看书。他什么书都看,特别爱看史书。出差时有时候也带一二本《聊斋》、诗词一类的书,抽空就翻翻。他的办公室的书柜里摆着各种字典、词典,遇到问题,爸爸喜欢翻开字典,查个究竟。不论走到哪里,他经常要看看地图,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这也许是他打仗时候留下的习惯吧。“文革”时期爸爸失去了自由,却给了他难得的读书的机会。从北京到江西,几年的时间,他通读了大量的马列主义著作,《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重要的历史著作以及古今中外文学和其他各种名著。到了晚年,爸爸爱看武侠小说。他说看武侠小说不用动脑子,轻松,消遣,得到休息。办公室为他订了十几种报纸、杂志,他每一份都读得非常仔细、认真。报纸成为爸爸退休以后了解社会、与世界沟通的渠道。
每天大约十点钟,爸爸到院子里去散步。
1959年,爸爸的腿骨折了,为了锻炼恢复腿的功能,他每天坚持散步,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爸爸散步非常认真,不偷懒,不取巧,不抄近道。我家的院子最大外缘大约有一百四十米长,爸爸生病以前,每天固定要走十八圈。随着身体变化,以后逐年减少,到最后,必须由人搀扶着走,他还在坚持。爸爸散步不说话,目不斜视,但他的脑子不休息。谁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我想,从北京到江西,再回北京,爸爸关于中国发展的方针大计不能说跟他散步所走过的那许许多多长长的路没有关系。
每天散步之前,爸爸都要做操。那是退休以后,他为自己编的一套体操,抬腿,弯腰,伸胳膊,都是些最简单的动作,但是他做起来却是十分认真。
爸爸最喜欢的运动是在大海里游泳。
爸爸不喜欢在游泳池里游,游泳池太小,水是死的。
大海不同。天高海阔,无边无垠。晴天在海里游泳,风平浪静,海水浮力大,身体被海浪托浮着,运动着,感觉舒服极了,真是一种享受。遇到大浪,很具挑战性,必须掌握好海浪的节奏和韵律,否则,水就会钻到嘴里去,就会呛水。我们都喜欢跳浪。看见波涛涌来,双脚蹬着海底一跳,身体就被浪涛举到半空,接着又顺水波落下,其乐无穷。爸爸则愿意顶着风,迎着浪,钻进水里,勇往直前,游向大海的深处。爸爸非常珍惜每一次下海的机会。每年去北戴河,到达的当天,他就要下海;离去的那天,他还要下海。天再冷,浪再大,他都舍不得放弃。爸爸说:“你们不懂,雨天游泳才舒服,水里是暖和的。”每天上午十点,我们全家和爸爸一起,走向海边,扑进大海。孩子们有的在水中嬉水欢笑,有的自由自在在海里畅游。爸爸却像是完成一项既定的任务,一走进大海,就径直朝着远处的护网游去。爸爸游泳和散步一样,从不偷工减料,总是沿着泳区的最大周边环游。游泳区里海的深处有个平台,供大家中间休息的地方,爸爸从来不去。因此,我们全家都养成了习惯,下海游泳,中间都不上岸,不晒太阳。爸爸每次游到预定的时间,要等到孩子们迎着他,陪他一起往回游,他才心满意足地和大家一起走上沙滩。有一次,游着半截下起大雨,岸上摇起了小红旗,招呼大家上岸,爸爸却说:“他们摇早了,还不到时候。”
爸爸舍不得离开大海。
岁月无情。1992年爸爸已经八十八岁了。根据他的身体状况,医疗小组决定不让他下海了。
那一年夏天,我们全家最后一次去北戴河。北戴河风和日丽,天气特别的好。爸爸坐在岸边看着我们游泳,心里可痒痒了。每天早晨起来,他就问:今天天气怎么样?风力多大?水温多高?海浪大不大?身旁的人知道他的心思,看他怪可怜的,就去请示北京医院吴蔚然院长。经过研究,终于同意爸爸下海了。爸爸很高兴。护士婉转地对他说:“今天下海咱们表现好一点,少游一会儿。明天就还能批准咱们再游,好吗?”“好不容易下去一趟,我才不呢!”这时候的爸爸真像个任性的孩子。
那一年爸爸一共下海八次,每次大约四十五分钟。这是他一生最后在大海中的游泳。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张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从教28年,省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市语文教学与研究科研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