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政治 > 必修3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第7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必修3)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内涵的比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含义

    是指中华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

    是指中华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 是指中华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勤奋劳作,努力不懈,勇于拼搏,勇于斗争的精神。 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形成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个体必须结成集体,才能使得民族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这种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的认同和升华,成为团结统一的精神。 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睦领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中华民族历来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不畏强暴、英勇顽强视为重要的优良品格,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的这句话,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
    作用 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 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业绩。 在历代中国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变成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联系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误区“:中华民族精神就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除了上述基本内涵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1、中华民族精神是:D
    ①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
    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动的精神纽带
    ③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孙中山“集毕生精力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是:C
    A、善良朴实
    B、爱好和平
    C、自强不息
    D、艰苦朴素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为什么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1)爱国主义与其它精神的关系: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作用: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爱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错。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必然爱社会主义
    (错。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误区: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相矛盾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D
    ①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②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体现出爱国主义神神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就是著名电视剧《亮剑》塑造的“亮剑”精神。对此认识正确的是(D)
    ①“亮剑”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亮剑”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亮剑”精神是鼓舞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④“亮剑”精神继承了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前仆后继的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三、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1)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民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时期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表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

    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1)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并不是要抵制一切外来文化的影响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可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汲取世界先进之明成果二者并不矛盾。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是本色。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1)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额力量,
    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面对这种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注意一下几个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而中华文化的理论,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论,它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与国际竞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随着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包括物质力和精神力。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而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3)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文化的力量包括民族精神的力量,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开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就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表彰劳模能够:(B)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有种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精神至今深入人心。可见雷锋精神(A)
    A、仍有现实意义
    B、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C、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
    D、是爱国主义的主题
    2008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悲喜。然而,这个年度给我们的记忆不仅仅是悲伤或欣喜,还包括了一种顽强向上生长的力量——在地震的阵痛中,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不屈和坚韧;在奥运梦圆那一刻,在太空漫步那一瞬间,我们再次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强;在金融风暴、奶粉事件等危机席卷而来的时候,我们更正视到了肩头的责任。历史将会记载下2008年中国不平凡的经历。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08年中国不平凡的经历,见证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如果你班就如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列出发言提纲。(至少四点)
    【答案】
    (1)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⑤必须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⑥要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云南省地震救灾区视察时,在由帐篷搭建的临时教室里,为孩子们书写了下面七个大字:“挺起不屈的脊梁”。
    (1)从《文化生活》角度,怎样理解“挺起不屈的脊梁”。
    (2)通过《文化生活》学习,你认为,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挺起不屈的脊梁”?
    【答案】
    (1)“不屈的脊梁”体现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①我们要坚持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心骨”作用。②要几次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借鉴世界各国先进文明成果,弘扬时代精神。③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时,要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勇气。
    吉祥物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浓缩和展现,诠释着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
    上海世博会会徽和吉祥物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北京2008年残奥会的吉祥物“福牛乐乐”诠释着丰富的奥林匹克精神,蕴涵着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与残奥会运动员奋发向上的品格以及北京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形成完美的结合。选择“福牛乐乐”作为残奥会的吉祥物,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请简要回答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方面?如何体现出来的?
    (2)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
    (1)①中华民族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爱好和平的精神。上海世博会会徽和吉祥物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以及北京残奥会“融合、共享”的理念体现了爱好和平的精神。
    ③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牛历来被认为是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精神的代表,吉祥物“福牛乐乐”也蕴涵着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评论0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