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地理 > 选修6 > 正文

高中地理第五章第1课《认识环境管理》(选修6)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认识环境管理》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学习目标
1、了解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以及中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2、通过案例认识实行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通过案例和活动明确环境管理必须纳入法定轨道,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环境法知识。
一、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单纯靠技术手段已经无法彻底解决环境问题。
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2、公产与资源环境退化
公产: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
由于这些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出废弃物,势必造成滥用资源和环境污染,从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什么是环境管理?
狭义: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措施
广义: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体手段,通过全面的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需求,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
环境管理的目的
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的双重目的。
环境管理的核心:协调社会经济和环境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实施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2、公产与资源环境退化
3、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实施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
环境的对象——该管什么?
1、个人
影响环境行为:个人的消费需求和不良环境行为
约束方向:建立绿色消费观念,反对无节制的高消费,培养正确的环境道德。
2、企业
影响环境行为: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约束方向:严格限制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同时需要对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加强技术改造,实行清洁生产。
3、政府
影响环境行为:政府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因为政府直接投资兴办诸如供水、供电、铁路等公用事业,同时又掌握国家资产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
约束方向:严格限制企业和事业单位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审查区域发展和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
执行主体——谁来管理?
中国政府有一整套的基本国策、方针、政策、管理制度和国家行动方案,为环境管理提供保障。
我国将加大“三河三湖”等重点区域、重点工程污染防治力度
二、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
环境管理的手段:
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
中国的环境管理
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框架
①我国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
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
②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简称32字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③我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已经纳入法律体系中的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我国最早实施的是“三同时”制度。
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宪法》是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
《环境保护法》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作出规定和调整的综合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又是制定环境保护单行法的基本依据。
《环保单行法》
国际条约、国际公约(有关保护环境资源方面)
案例2
政府加强执法力度遏制对环境的危害
思考题:
1、加强环境管理能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
能,但仍有不足
2、环境管理在哪些方面有待加强?
我国的环境管理中法律、行政手段使用较多,但法律和政策还有不成熟之处,还存在监督力度不足,执法不严以及执行难等问题。经济和技术手段明显薄弱,宣传教育不理想等问题。
具备一定的环境法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约束自身行为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利用法律武器制止违反案件的发生。
P79思考、加强每个人的环境法制观念对于环境保护具有什么意义?
有两个原因经常造成犯罪人“无意识犯罪”或者侥幸心理尤其突出:
(1)由于环境是公共物品,产权所有不明确,管理主体不直观,容易造成人们任意使用的倾向,牟取自然资源和肆意排放污染物似乎不需要负任何费用和承担责任的错觉
(2)环境犯罪的危害后果往往不是直接显现出来,经常是没有直接受害者,或者受害者较多,难以找到诉讼的主体,对于“受害的环境”而言甚至不可能成为诉讼主体,凡此种种属于“控告者空缺”。
因此加强环境法规的宣传,让个人了解哪些行为是环境法所制止的,了解环境法是如何认定犯罪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内容将有利于减少环境犯罪,对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意义。
课堂小结
认识环境管理
    实现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有助于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企业、政府
         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
         环境管理的手段:主要手段:其他手段
    中国的环境管理
         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框架
         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B)
A、提高技术
B、实施环境管理
C、发展经济
D、控制人口
2、环境管理的对象不包括(B)
A、个人
B、国家
C、企业
D、政府
3、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BC)
A、经济手段
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技术手段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环境问题依靠技术就可以解决
B、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
C、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
D、只要经济条件提高了,环境问题就能得到治理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崔老师

女,中教高级职称

教学基本功扎实,注重实效,对教育事业有极高的热情。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1课《水污染及其防治》(选修6)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4课《生物多样性保护》(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五章第3课《公众参与》(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五章第2课《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选修6)

正在播放

高中地理第五章第1课《认识环境管理》(选修6)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5课《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选修6)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3课《湿地干涸及其恢复》(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3课《大气污染及其防治(2)》(选修6)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2课《草地退化及其防治》(选修6)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1课《森林及其保护》(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3课《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2课《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2)》(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2课《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1)》(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课《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3课《大气污染及其防治(1)》(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2课《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1课《水污染及其成因》(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3课《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2课《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1课《我们周围的环境》(选修6)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