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在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问题很多,例如,森林面积缩小、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湿地干涸等。世界大部分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同样存在。中国地域广大,且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气候和地势的差别明显,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
资源不合理开发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一些地区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一些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致使许多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屡禁不止,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同时,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切实解决生态环境的矛盾与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些列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使我们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哲学措施主要有: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家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已取得进展;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全面实施;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启动;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针对各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可相应地采取以下防治措施(表4.2)
生态环境问题 | 主要分布区域 | 主要防治措施 |
森林破坏 | 东北、西南、华南林区 |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
草原退化 |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
湿地萎缩 | 三江低地、湖滨海滨 |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
生物多样性锐减 |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
土壤侵蚀 |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
荒漠化 | 西北、华北半干旱区 |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 |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王老师
男,中教中级职称
勇于探索地理教学理论并及时在实践中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