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地理 > 选修6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3课《大气污染及其防治(2)》(选修6)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2)》

    我国大气污染的基本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污染是我国环境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
    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
    (1)以粉尘和二氧化硫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主要污染物是降尘和总悬浮颗粒,其次是二氧化硫。这三种污染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普遍问题。
    (2)我国大气污染的程度有明显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在空间上,总的来说,北方城市污染程度重于南方城市,尤其以冬季更为显著。如从二氧化硫浓度来看,北方有30%的城市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南方只有19.2%。降尘现象,也是北方大于南方。但酸雨现象,南方重于北方。
    从时间上看,我国大气污染冬季重于夏季,污染物的浓度早晚有高于中午。
    我国大气污染在产煤区普遍严重,尤其在产高硫煤区。
    我国大气污染的基本情况
    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
    (10直接燃煤是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2)能源浪费严重,燃烧方式落后,加重了大气污染。
    (3)城市和交通沿线,由于车流通量大,道路设施不足,形成交通阻塞,也是城市大气污染加重的一个原因。
    (4)城市布局不合理,人口密度过大,工程集中等都对大气污染产生重要影响。
    大气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能源生产和消费
    大气污染的防止: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资源、控制机动车污染,以及工业污染方面。
    大气污染的防护和防治措施
    1、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应结合城镇规划,全面考虑工业的合理布局。工业区一般应配置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位置应当在当地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使得废气吹响居住区的次数量少。居住区不得修建有害工业企业。
    2、加强绿化。植物除美化环境外,还具有调节气候、阻挡、滤除和吸附灰尘、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功能。
    3、加强对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如饭馆、公共浴室等烟囱、废品堆放处、垃圾箱等均可散发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并影响室内空气,卫生部门应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管理。
    4、控制燃煤污染。①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60%的无机硫。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②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③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目前技术不够成熟,如果使用会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费用十分高。
    5、加强工艺措施。①加强工艺过程,采取以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毒性大的原料。采取封闭循环减少污染物的排除等。②加强生产管理。防止一切可能的情况发生。③综合利用变弃为宝。例如
    电厂排放的大量煤灰可制成水泥、砖等建筑材料。又可回收氮,制造氮肥等。
    反思归纳:大气污染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有毒有害物质增加,大气质量恶化;而是影响了原有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
    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而大气污染解决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调整能源战略。主要途径如下所示:
    ①控制污染源;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③使用清洁能源;④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执法)。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1课《水污染及其防治》(选修6)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4课《生物多样性保护》(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五章第3课《公众参与》(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五章第2课《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五章第1课《认识环境管理》(选修6)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5课《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选修6)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3课《湿地干涸及其恢复》(选修6)

    正在播放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3课《大气污染及其防治(2)》(选修6)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2课《草地退化及其防治》(选修6)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1课《森林及其保护》(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3课《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2课《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2)》(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2课《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1)》(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课《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3课《大气污染及其防治(1)》(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2课《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1课《水污染及其成因》(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3课《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2课《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1课《我们周围的环境》(选修6)

    评论0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