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地理 > 必修2 > 正文

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必修2)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传统方式:手提肩扛、牲畜驮运
铁路: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造价高:耗材料多、占地面积达、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速度快、效率高、运费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运量很大,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2、交通运输布局
交通运输网:概念: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各种交通运输线、点相互交织形成的网络
类型与作用:交通运输网有不同的形式和层次;运输网密度越大,地区的通达性越强
交通运输线和点:交通运输线:主要有铁路、公路、航道等
交通运输点:主要有港口、车站、航空港等
区位影响因素: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
知识点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交通线的发展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交通线的衰落影响空间形态的演变
交通线发生变化,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商业网点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尽可能多地吸引购物者,以提高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
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公路分布,密度大
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密度小
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交通最优:商业网点位于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市场最优:市中心有多条道路通过,通达度最高,能吸引大量消费人口
集镇: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交通线路的改变常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深化拓展
1、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多快好省
3、京九线、南昆线和青藏线的区位选择之异同
①从完善路网、经济发展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自然条件、科学技术五个方面交易比较。②突出共同点: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主要是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③不同地位:京九线是全国南北干线,南昆线是西南地区出海通道,青藏铁路有利于开发边疆,加强西藏和内地交流。④不同的自然条件:京九线突出沟通五大水系,多跨河;南昆线穿越喀斯特地形;青藏铁路穿越高山高寒气候区,地质地貌复杂。
4、图解交通布局与聚落形态变化的关系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水路运输——集中式、团块状
公路、铁路运输——沿交通轴发展
综合运输——多方面分散扩展
特别提醒
(1)商业网点的布局区位(位置):市场最优:城市中心,多条交通干线交汇,多种交通工具都可方便到达,服务范围遍及全市,形成商业区,交通最优;失去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对内,对外交通便利,形成很多商业网点
(2)商业网点的密度:平原地区,交通运输便利,商业网点沿交通干线两侧分布,密度大;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很难伸展到那里、商业网点密度小
(3)交通运输条件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吸引大量消费人口,促进商业网点的形成,发展和繁荣;交通运输方式改变,线路的调整,使其交通区位发生改变,会导致商业网点的衰落和密度的下降。
重难点1 影响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 平原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布局,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道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地区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的暴雨强度来设计
人文因素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将其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可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等对线路建设的自然障碍以及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重难点2 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港口、航空港、车站等是客货流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交通运输网点中的点。不同类型的点形成的区位因素和选址要求均不同,下面以港口、汽车站、航空港为例加以说明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建设和平面布局有利,但航道往往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社会经济因素
选址要求
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对其影响叫高达,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的运作服务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有方便联系的地方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联系的地点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重难点3 交通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的关系可以我国为例:
  主要运输方式  通聚落位置
 举例
 古代 北方 陆路交  陆路干道附近  丝绸之路上的城市、邯郸
南方 水运交通  临水分布  扬州、苏州
 现代 铁路  铁路沿线  郑州、石家庄、徐州、日照
公路  公路沿线
海运  沿海港口
(2)交通线的发展变化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如下表:
运输方式 分布 形态
古代 水运 沿江、河、湖、海分布 紧凑的带状
陆运 在陆路分布交点发展为城市 紧凑的块状
近代 铁路、公路 沿公路、铁路分布、交通枢纽发育为城市 星状
现代 快捷的运输方式 更灵活 形态更多
(3)交通线的衰落影响聚落的发展。大运河的淤塞、海运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设使运河沿岸城市发展缓慢
易误点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
  山区 平原 
商业网点密度  大
成因 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难以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山区  与山区相反
重难点4 交通运输及其发展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课堂合作探究
探究一:与广东某特大城市相比,北京城市公路立交桥的设计坡度较小,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什么?
解析:公路立交桥设计坡度大小主要考虑气候条件中的降水条件和冬季气温高低,背景冬季温度低,路面易结冰,故立交桥坡度设计要比广东小。
答案:气候条件
探究二:第二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性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今天的“亚欧大陆桥”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
写出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线和东端港口名称,简述该铁路对世界交通运输的意义。
答案:陇海——兰新线   连云港
意义:沟通大西洋东岸地区与太平洋西安地区(亚欧大陆东西岸)之间的联系。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金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市优秀地理教师,性格开朗,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责任心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必修2)

正在播放

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必修2)

高中地理第六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必修2)

高中地理第六章第1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必修2)

高中地理第六章第1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五章第2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五章第1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3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2)》(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3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1)》(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3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2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3节《城市化(2)》(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3节《城市化(1)》(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2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必修2)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