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地理 > 必修2 > 正文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必修2)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工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
经济因素:能源、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
其他因素:环境质量、社会原因、决策者喜好等
理想的厂址应该选在什么样的地方?你的出发点是什么?
决策者选在区位目的
经济效益——低成本高利润
理想的工业区位:具备工业生产和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区位条件,如这里有充足的原料和动力、质高廉价的劳动力、前景广阔的市场、便捷的交通等。
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理想区位条件
现实区位条件
原料导向型
市场导向型
动力导向型
劳动力导向型
技术导向型
——根据不同工业区位选择时考虑的主导要素不同,把工业分为不同类型
   代表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选择理由 
原料导向型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原理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市场导向型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汽车制造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动力导向型 有色冶金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需要消耗大量能力的工业
劳动力导向型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厂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技术导向型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二、环境保护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污染工业的布置:
污染空气的工业区位选择
污染水源的工业区位选择
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地域的形成类型
工业联系——工业聚集——工业地域
自然形成:有投入——产生联系的工厂自然地在地理上相互接近,以降低生产成本
规划建设——先建设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我国许多地方的新兴技术开发区)
工业地域的性质分类
(1)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联系复杂
钢铁工业城:鞍山 攀枝花 马鞍山 芝加哥 福山
石油城:大庆 克拉玛依
汽车城:长春 十堰 底特律
(2)发育程度较低(范围小)的工业地域
面积小、工厂少,规模小,工业联系简单
如面粉厂 制糖厂 糕点厂 糖果厂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轻、薄、短、小、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厂——运输量小,运费占成本少——工业分散——扩过公司、全球化
练习一下吧:
1、在实现规划好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主要是为了:D
A、减少各种污染
B、先占领一定的地域空间
C、加强生产过程的衔接
D、共同利用这些基础设施,降低投入成本
2、下列各组城市中,由工业地域扩展而成的是:A
A、攀枝花、底特律
B、天津、上海
C、克拉玛依、济南
D、华盛顿、杭州
3、下列工业城市及其别名表达不正确的是:D
A、汽车城——十堰
B、钢城——鞍山
C、石油城——大庆
D、钢城——上海
4、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D)
A、钢铁工业区位指向变化:煤炭→铁矿石→港口
B、工业城市形成:钢铁厂→钢铁工业区——钢铁城市
C、工业地域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D、工业城市形成:面粉厂→糕点厂→糕点城
一、传统工业区的概念
传统工业区,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一)鲁尔区的优势区位
自然条件: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炭、钢铁、电力工业的基础)、充沛的水源(发展化学工业)
社会经济条件:广阔的市场(促进产品销售和工业发展)、便捷的水陆交通(为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提供了基本条件)、离铁矿区较近(节约运费降低成本)
(二)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内在原因)
1)集中的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2)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比重减少。
②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根本原因)
5、环境不断恶化
三)综合整治(20世纪60年代开始)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不断恶化
||
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二、新工业区
特点
发展基础→传统工业基础薄弱
工业部门→轻工业、新兴电子等高新产业
生产规模→中小型
工业分布→分布在原来的乡村地区
一)概述
1、概念
特点:
(1)时间新: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技术革命)
(2)地区新: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3)企业规模小:以中小型为主
2、世界上主要的新型工业区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九州鸟),英国苏格兰地区等。
3、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有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比较
  传统工业  新兴工业
主要工业部门 钢铁、纺织、化学、机械、食品等工业  微电子、通信、高分子生物技术、核工业、航天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
地域分布 相对集中 相对分散
产品特点 厚重长大,产品增加值低,更新慢 轻薄短小,产品增加值高,更新快
科技人员比例
投入的研发费用
区位因素 原料、动力、交通、市场、劳动力数量 技术力量、交通便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政策扶持
主要特点
   高技术工业
 传统工业
 科技人员比例  高  低
 产品增加值  高  低
 生产增长速度  快  慢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短  长
 投入中的研究开发费用  多  少
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
(3)交通便捷 邻近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4)全世界的人才高地
(5)市场稳定
(6)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对比
 对比项目 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共同点 ①形成于二战后②交通便利③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④中小型企业为主
 不同的 生产结构 高技术产品 轻工业产品
生产特点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 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集中程度低
分布特点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周围、环境优美的地方 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劳动力技术条件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廉价劳动力
政府因素 军事订货 政府的大力支持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金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市优秀地理教师,性格开朗,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责任心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必修2)

正在播放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必修2)

高中地理第六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必修2)

高中地理第六章第1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必修2)

高中地理第六章第1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五章第2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五章第1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3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2)》(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3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1)》(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3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2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3节《城市化(2)》(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3节《城市化(1)》(必修2)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2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必修2)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