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人口的变化》
考点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基础梳理
人口的自然增长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①出生率②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③极其缓慢
农业革命后:人口增长较快
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④速度加快
100年来世界人口增长:
20世纪50年代前:人口增长⑤缓慢
20世纪50年代后:人口增长⑥迅猛
不同地区(国家)人口增长状况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⑦缓慢,有些国家出现⑧零增长⑨负增长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⑩迅速
规律总结
1、人口增长随时间的不匀速性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
自然增长率水平 |
保持较低水平 |
水平较高 |
|
原因 |
①经济发达,生活条件好 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③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
①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 ②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 ③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 |
|
人口增长 | 特点 | 增长缓慢 | 增长很快 |
原因 |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 | ①政治上的独立 ②民族经济的发展 ③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
|
今后变化趋势 |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
基础梳理
人口增长模式及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⑾出生率、⑿死亡率和⒀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构成的
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原始型:⒁高出生率、⒂高死亡率、⒃低增长率
传统型:⒄高出生率、⒅低死亡率、⒆高增长率
现代型: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阶段 | 主要特征 |
出现时间 |
形成原因 | 主要分布区 |
原始型(原始低增长) |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地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处于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状态 | 原始社会时期(采猎文明时期) | 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加上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 极少数热带原始森林的原始部落和土著居民 |
传统型(加速增长) | 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死亡率迅速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增长开始加快 | 工业化初期,发达国家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进入该阶段 |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食物供应稳定增长,某些疾病得到控制,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平均寿命延长 | 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
现代型(低速增长) |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地自然增长率,有些国家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 | 20世纪50年代以后 |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生活观念的变革 | 发动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 |
如何区分和确定人口增长模式
1、从特征上区分(歌诀法)
区分三模式,特征很重要;现代是三低,传统高低高;原始高高低,切实要记牢
2、从数值上区分(析图法)
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
地区 | 代表地区 | 人口增长模式 |
发达国家 | 欧洲和北美 |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
发展中国家 | 亚非拉 |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
世界 | 现代型 |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
1、人口的迁移是指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4、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
知识点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类型分析
1、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和主要类型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人口迁移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变化的人口迁移才构成人口迁移。因此判断人口迁移有三个条件,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流向及原因
时期 | 特点 | 流向 | 原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
1、旧大陆向新大陆 2、已开发国家向未开发国家 |
1、欧洲向美洲 2、非洲向美洲 3、中国、印度、日本向东南亚、美洲 |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主义的扩张,掀起人口迁徙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1、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 2、劳动力多余国家向劳动力不足国家 3、贫穷国家向富裕国家 4、定居移民转向外籍工人 |
1、亚、非、拉国家向北美、西欧、大洋洲和西亚石油产区2、南欧向西欧 |
1、各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 2、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 3、结合本课本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归纳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
影响因素 |
迁移特点 | 目的 | 流向 | ||
新中国成立后 | 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 计划经济的影响、户籍管理严格 | 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 | 开发边疆 | 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等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 改革开放政策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 数量增大,自发流动 | 务工经商 | 由内地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
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与家庭
3、其他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的变化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治理和技术等条件下,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3、所谓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现实的人类社会,已出现了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并由人口问题进一步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5、就各国、各地区来说,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专题归纳整合
专题一 我国“民工流”的特点、成因及影响
项目 | 内容 | |
迁移规模 | 人口迁移日趋活跃,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并有逐年上升趋势 | |
方向 | 总特点 |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
主要迁出地 | 四川、广西、山东、安徽等 | |
主要迁入地 | 广东、上海、北京、新疆、浙江等 | |
类型 | 主要方式 | 以自发流动为主 |
主要目的 | 务工、经商 | |
主要原因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 |
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 ||
国家推出允许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 | ||
影响 |
积极影响 | 为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缓解城市部分行业劳动力的供求矛盾 |
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贡献 | ||
促进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收入 | ||
促进城市周边地区的农、牧、渔和副业的发展 | ||
为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方便城市居民的生活 | ||
为城乡思想文化交流创造条件,推动城市文化向多元化发展 | ||
消极影响 | 增加城市公交、卫生、教育、环保、工商、税务、计划生育等发明的压力 | |
给城市的治安管理带来一些问题 |
一、全面做好我国的人口工作
继续落实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数量的关键,优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先决条件
二、针对我国老龄化问题,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①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减少未来老年人口
②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③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
④充分发挥社会优势,推进社会化养老步伐
⑤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机制,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金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市优秀地理教师,性格开朗,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责任心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