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这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它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它依赖于光合作用,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2、平衡功能
个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地理要素,而岩石受人类直接影响相对较小。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自然带
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尺度
差异性体系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包括全球性地域分异和地域性地域分异。
2、自然带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并且占有一定的宽度,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这叫自然带。
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以热量为基础,自然带南北更替,东西延伸
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以水分变化为基础,自然带东西更替,南北延伸。从沿海向内陆景观依次是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这种变化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显著。
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山麓自然带的确定
与水平自然带一致
2、山地自然带的数目
山地垂直谱的复杂程度与山体所在维度、山体的相对高度、山体海拔相关
3、同一自然带的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
阳坡高于阴坡
迎风坡高于背风坡
4、雪线的分布高度
雪线分布高度与山坡的坡向、山体所在纬度有关。
练习
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回答问题1——2题。
1、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D)
A、长江洪涝灾害减少
B、生物物种增加
C、加剧土壤盐碱化
D、湖泊环境容量减小
2、遏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B)
①扩大水田面积
②退耕还湖
③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④禁止在长江采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B)
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4、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A)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5、不属于自然带成因的是(D)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人类活动
6、自然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B)
A、植被
B、气候
C、土壤
D、动物
7、江西对应的自然带是(A)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8、家住哈尔滨暑假乘飞机返回广州大学校园的某位同学,沿途不会穿过哪个自然带上空(A)
A、温带草原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针阔混交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