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归纳少年詹天佑的经历
1861年 出生于广东南海
1872年 12岁赴美留学
1878年 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丘屋高中,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
1881年 回国
一、赴美留学——少年
(1)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解决内忧外患,开展洋务运动
思考:幼童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
中学与西学教学目的不同
中学:培养满腹儒家经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封建奴才
西学:掌握科技,具有独立人格,向往自由、民主的公民
“中体西用”不可能实现
(2)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洋务运动培养人才
(3)结果:中途夭折
(4)失败原因:中西教学目的的不同
(5)客观作用: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是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的开端
回国后的经历:
1881-1888年:回国会在福州船政学堂任英文教习
七年学非所用的经历说明了什么问题?
清政府的腐败,人才不受重用
二、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
修建铁路:
成就:
1、1888年 津沽铁路(帮工程师)
2、1890年 滦河大桥(新时期压沉底箱法)
19世界末日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3、1905--1909年 修建京张铁路
原因:帝国主义争霸
维护路权,阻挡侵略势力
困难:英俄等帝国主义的阻挠、嘲笑;清政府的腐败,政治动荡、经济实力不够,工程自身的难度
解决技术难题的方法:“人”字形路线直井施工法
创新:(1)“人”字形路线——延长坡面,减小坡度
(2)直井施工法
2、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品质?
不畏艰难,深入实践;严谨细致,开拓创新;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
三、维护中国路权
1、清末支持保路运动,推动铁路建设
2、民国是主持川粤汉铁路
3、北洋政府时为国争权
感悟伟人
晚年的詹天佑一直为维护中国的铁路主权,推行铁路事业而奔波劳累,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为中国铁路事业尽心尽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近代铁路事业步履艰难的原因?
(1)国家腐朽和腐败,经济实力的不足
(2)帝国主义觊觎中国路权
(3)缺乏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人才
(4)工程设施落后
(5)思想观念封闭落后
(6)修铁路会破坏风水,损伤地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