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选修4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选修4)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三个关键时期:

    一、吞并六国

    1、灭六国的进程

    秦穆公霸业——秦孝公变法——朝秦暮楚——铁血长平——扫六合——大统一

    朝秦暮楚:洛阳人苏秦,先后说六国,联合抗秦,称为“合纵”。秦国用为国人张仪,劝说各国都助秦国进攻其他弱国,叫“连横”。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那时候,各国为了自身利益,时而加入“合纵”时而加入“连横”,反复无常。

    铁血长平: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大败,40多万人被俘,绝大多数被坑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秦王扫六合

    秦始皇亲政后,听取李斯进献的灭六国的建议,着手规划统一六国的大业。其总的战略方针,是由近及远,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先北取赵,中取魏,南取韩,然后再进取燕、楚、齐。

    一统天下

    从公元前230至公元前221年,嬴政相继兼并六国,建立起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南达南海,北到长城一带大一统帝国。

    2、成功的原因

    修建郑国渠

    撤销逐客令

    礼待人才

    勇于纠错

    课堂设问:请思考,你认为秦始皇能完成统一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是什么?

    主观原因:

    早年的曲折经历磨砺了他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敏锐迅捷的决断力

    亲握大权后锐意进取,善于发现人才,并能破格任用一批谋臣猛将

    广泛招募各国精英,诚恳地礼待人才,并能用人不疑,用于认错纠错,表现出政治家的胸怀和气度。

    客观原因

    经济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分裂,同时又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向大统一发展;封建制的集权趋势为统一提供了政治基础

    民族基础:各民族逐步融合,民族凝聚力加强,为统一提供了民族基础

    群众基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加深了人民的困苦,人民厌战渴望统一

    思想基础:法家关于建立君主战争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

    课后测评: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秦始皇是如何统一全国的,分析其中的时代趋势与个人作用的辩证关系。

    统一的史实包括:统一六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郡西南夷。

    时代的发展趋势造就了英雄人物;英雄人物的作用要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英雄人物顺应历史的趋势就会推动历史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早就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秦始皇的措施客观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二、百代犹得秦政法

    1、政治措施

    (1)建立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

    (2)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3)建立地方机构:废分封,置郡县

    (4)制定选官制度

    (5)颁布严苛的秦律:

    特点:细密、严苛

    指导思想:轻罪重刑

    实质: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

    思考:郡县制和分封制有何不同?

    1、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统一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2、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3、诸侯在封底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一)政治制度方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形式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政治措施作用

    (1)彻底打破了传统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统一王朝制度的基础

    (2)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秦始皇是妇女守节的首倡者

    2、经济措施

    土地私有,使黔首自实田;

    重视农工,鼓励移民垦荒;

    统一货币,度量衡标准化。

    经济措施作用

    (1)巩固了新的生产关系和秩序,有效地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生产和新兴地主经济的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为人民通过开垦获取新的生产资料提供了可能。

    随着私田的不断增加,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和劳动成果的分配情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冲击着原有的井田制度。私田主人出于增加自己土地的动机,改变剥削方式,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部分产品,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客观上起了改变双方身份的作用

    这是,劳动者逐渐转变为地主土地私有制下的农民,而私田主人逐渐转化为地主,劳动者交出的产品就是地租,这种剥削方式就是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

    “使黔首自实田”就是这一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改革。这一政策顺应了历史潮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汉承秦制”后,出现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三、缔造统一大帝国(巩固发展)

    1、大力开拓疆域

    2、建设交通网道

    3、统一文字

    军事交通措施

    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南攻百越,开凿运河灵渠;

    统一车制,驰道通行全国;

    水路网络,利于传达政令。

    开通水洗

    建都江堰

    焚书坑儒

    课后测评

    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巩固统一?为什么他被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在政治上:创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设交通网道。

    在经济上: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移民垦荒;鼓励耕织;统一货币、度量衡。

    在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

    在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秦始皇统一六国,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采取措施巩固了统一,所以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四、勤政与暴行

    勤政:

    (1)“天下之事无小大饥皆决于上”

    (2)统一后十一年五次巡游几万里

    暴行:

    (1)焚书坑儒

    (2)严刑酷法

    (3)渴望长生,求仙寻药

    (4)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修长城;大兴土木,建宫殿、陵墓;北伐匈奴、南征岭南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