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选修3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3课《美苏争霸》(选修3)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美苏争霸》
    一、美苏争霸的原因:
    根本原因: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加剧
    重要原因:苏联实力的增强
    历史原因:沙俄的大国沙文主义传统
    直接原因:赫鲁晓夫对外扩张战略与美国霸权政策相冲突
    二、美苏争霸的经过(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美苏对峙(50S中后期-60S初)
    1、美苏的争霸政策
    (1)美国:艾森豪威尔“软化”政策和肯尼迪的“和平战略”
    (2)苏联与美国平起平坐,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历史纵横】约翰.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分析其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
    实质:是在实力地位基础上灵活运用文武两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特点:(1)“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2)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口号下,对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
    总结:由此可见,与杜鲁门的“遏制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同苏联全面对抗相比,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强调运用和平战争的两手策略,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主张同苏联既对抗又勾结。
    2、争霸政策变化原因:
    (1)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2)苏联:经济恢复,军事实力增强,加入争霸行列
    经济: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与美差距缩小;
    军事:常规实力增强
    核武器: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缓和:1959.9赫鲁晓夫首次访美——戴维营精神
    紧张:
    (1)美国U-2飞机事件(1960.5)
    影响:美苏关系进入新的僵持时期
    (2)柏林墙事件(1962.8)
    背景:第二次柏林危机后,东柏林地区居民不断逃往西柏林
    影响:导致柏林人民基本人权受到极大损害
    (3)古巴导弹危机(1962)
    背景:(1)1959.1卡斯特罗建立了古巴革命政权(2)苏联军事援助古巴并建立导弹基地
    结果:苏联被迫将导弹撤出古巴
    (二)第二阶段:从对峙走向缓和(60S初-70S末)
    1、阶段:第二阶段:60年代初-70年代末
    2、领导人:
    苏:勃列日涅夫
    美:肯尼迪
    3、战略态势:苏攻美守,优势在苏
    4、争霸政策:
    苏:力争军事优势的军事战略和麻痹西方的“缓和”战略
    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收缩,实行尼克松主义
    布什:“渐变”“合作”(多以“缓和”促苏联演变)
    5、争霸特点:总体趋向缓和
    6、重大事件:
    缓和:(1)1963、1968年先后签订(2)1972年两国签署第一阶段(3)两国首脑一系列互访和会谈(4)1973、1975年共同参加
    紧张:(1)在亚非拉取得二十多个海军基地的使用权(2)70S末,出兵阿富汗(苏霸权主义的顶峰)
    【延伸】尼克松主义
    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主张亚洲国家自己出来本身事务,自己对自己负责;承认国际战略格局已发生变化,不再仅仅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
    尼克松主义的实质是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加强欧洲战略重点和中东地区,集中力量制止苏联扩张,争取改变被动局面。
    (三)第三阶段
    1、阶段:第三阶段:80年代-90年代初
    2、领导人:
    苏:戈尔巴乔夫
    美:里根、布什
    3、战略态势:
    美攻苏守,苏最终解体,优势在美
    4、争霸政策:
    苏:“新思维”,实行全面收缩
    美:里根主义:新“遏制”战略,“以实力求和平”
    布什:“渐变”“合作”(多以“缓和”促苏联演变)
    5、争霸特点:美国态度强硬,苏联全面收缩,最终“和平演变”
    6、重大事件:
    缓和:(1)从阿富汗撤军(2)中苏关系正常化(3)放松对东欧的控制(4)签署反导等多个条约(5)双方首脑互访和会谈
    紧张: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和平演变”(更隐蔽的进攻方式)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7课《海湾战争》(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6课《两伊战争》(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3、4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二)》(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3和4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一)》(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2课《越南战争》(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课《朝鲜战争》(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选修3)

    正在播放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3课《美苏争霸》(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2课《冷战的开始》(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2和3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走向世界大战》(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3课《华盛顿会议》(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1课《巴黎和会》(选修3)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选修3)

    评论0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