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必修3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复习课《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必修3)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
    一个主题: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
    一个方向: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三个阶段:器物(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制度(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一、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重视西方信息收集
    全面认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其核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科技是巩固根本的手段。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2)“中体西用”思想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使之更趋系统化、纲领化,但是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上,直接决定了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欲富而不强”的悲剧性结局。
    (3)19世纪末,它与触及封建制度“体”、“本”的更具现代意义的维新变法思想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抵触,最终为维新变法思想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它所起到的承上启下和推进中国近代化的作用是不容抹杀的,因而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
    二、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康有为: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梁启超: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严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共同点: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变法图存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复习课《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二)》(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复习课《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习课《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二)》(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习课《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一)》(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复习课《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二)》(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复习课《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必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复习课《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二)》(必修3)

    正在播放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复习课《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必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复习课《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二)》(必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复习课《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一)》(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复习课《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二)》(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复习课《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必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复习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二)》(必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复习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一)》(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课《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课《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复习课)》(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必修3)

    评论0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