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必修2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7和18课复习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必修2)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矛盾即(生产社会)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贫富差距过大造成市场萎缩,从而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生产与(销售)矛盾尖锐。
    (3)直接原因:(分期付款)过度膨胀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4)催化剂:(股票投机)活动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
    (5)导火线: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
    2.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
    3.特点:
    (1)波及范围特别广: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2)持续时间特别长:持续到1933年都有了复苏迹象。
    (3)破坏性特别大: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

    思维拓展1:结合下图,分析1929年发生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为什么很快波及全世界?
    (1)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市场有关极其重要的影响。
    (2)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使一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世界。

    2.影响
    (1)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造成特别巨大的破坏,资本主义世界笼罩在空前绝望的情绪中,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2)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4.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1)内容
    ①困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超脱干预;
    ②被迫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

    二、罗斯福新政
    (一 )、临危受命
    1.罗斯福竞选获胜:1932年,罗斯福以绝对优势当选总统。
    (二)实施新政
    1.内容
    (1)在整顿金融体系方面: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们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整顿证券业。
    (2)在工业方面: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3)在农业方面: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政府)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4)在社会福利方面: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改变方向紧急救济金: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举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2.以工代赈较之于普通的社会救济有什么好处?
    1.增加了就业,缓解了失业危机;
    2.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3.改善了国家的基础设施;
    4.不伤救济者的自尊心,也磨练了人的意志,有利于社会稳定。

    探索1: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当时人们如何看待?
    当时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复竹杠”、“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险法》听证全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句抄来的”。
    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 没有任何进步作用,他以少量的所谓救济来麻痹工人的斗志。
    罗斯福自己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1)实质(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新政虽未能完全消除危机,但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俗。
    (3)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为普通非此即彼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要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4)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美国经济赶往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五项原则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对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资本主义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探究2:罗斯福新政“新”在哪此方面
    (1)新政策——改变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实施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2)新特点——虽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干预,但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尽力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同时也采取一些有利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
    (3)新起点——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4)新模式——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探究3: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能够成功?
    成功的原因:
    (1)美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
    (2)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3)借鉴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4)罗斯福的个人才干。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3和24课复习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2课复习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1课复习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0课复习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9课复习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必修2)

    正在播放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7和18课复习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5和16课复习课《通讯工具和大众传媒的变迁》(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4课复习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必修2)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2和13课复习课《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必修2)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1课复习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复习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复习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7和8课复习课《两次工业革命》(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5和6课复习课《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和4课复习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和2课复习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必修2)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复习课)》(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必修2)

    评论0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