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必修2 > 正文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1课复习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必修2)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一五”计划的实行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搜刮,加上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③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国内既不能制造洗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2)起步
①时间:1953~1957年。
②内容:
1)优先发展(重工业)。
2)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和飞机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4)意义:开始改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
(2)内容:农民,手工业者参加(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3)意义:到1956看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二.探索与失误
1.中共八大——成功探索
(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已经建立
(2)主要内容
①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②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人民须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对当前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介八大确定的中线并未能坚持。
2.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
(1)社会主义建设总中线
①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②结果: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起”的高潮。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①“大跃进”
特点:片面要求大力工业、大办农业、工业生活部门制定出在几年内产量赶超英国和美国的(高指标);农业上、对粮食供应产量的估计也越来越高。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1)后果:
1.国民经济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2.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1959-1961我国经历了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出现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3.国民经济调整
①背景:严重经济困难。
②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③结果: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到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1966年中国爆发的“文化大革命”。并于1967年、1968年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两年里损失的(式农业)总产傎超一千亿元。
3.调整
(1)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2)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的状态。

正确认识我国的“一五”计划
(1)必要性:
①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②当时的国际环境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③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2)特点:
①一方面,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把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

20世纪 50年代至70年代,这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误,表现各是什么?
成功的探索(成就):
①1953年公布过渡时期路线;
②1953年实施“一五计划”;
③1953-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④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解国内的主要矛盾及党的主要任务;
⑤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失误
①1958年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中线;
②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公运动;
④1966-1976年的“文革”

1956年至1966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是巨大的。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破除了对苏联经验的迷信;
②中共八大正确方针的指导;
③正确处事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提出与指导;
④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适时调整国民经济;
⑤党和人民在“文革”中抵制“左”倾错误,是“文革”期间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主要原因。

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左”倾错误出现的原因
失误的原因
(1)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土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致使民主法制观念谈薄,使人民容易出现对权威的盲目服从。
(2)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
(3)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4)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生产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误,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加以坚持,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
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发展,搞好综合平衡。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加强法制建设。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张老师

女,中教高级职称

骨干教师,重点中学历史组组长,具有强烈的责任心,非常善于与学生沟通和育人,学生的成绩得到家长的肯定。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3和24课复习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2课复习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1课复习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0课复习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9课复习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7和18课复习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5和16课复习课《通讯工具和大众传媒的变迁》(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4课复习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必修2)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2和13课复习课《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必修2)

正在播放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1课复习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复习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复习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7和8课复习课《两次工业革命》(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5和6课复习课《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和4课复习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和2课复习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必修2)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复习课)》(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必修2)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必修2)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