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必修1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5和第6课复习课《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必修1)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希腊文明的摇篮
    地理位置:地中海东部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
    地理环境: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
    城邦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公民的定义: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的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男子,享有公民权益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发展
    民主制的确立:
    梭伦改革,把国家引到民主的轨道。
    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
    伯利克里改革——鼎盛时期
    评价:
    积极意义: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会议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大多数人参政减少决策的失误,群众监督减少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推动了雅典政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局限性:它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抽签选举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使雅典政坛长期动荡。
    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平的暴力机器。
    三、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1)罗马法的开端《十二铜表法》
    2)罗马法完备的《查实定尼民法大全》
    罗马法的历史作用或影响
    (1)对罗马帝国
    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承认公民的权利。扩大了统治基础。
    (2)对世界
    A、近代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法基础,制定本国法律制度。
    B、中国现行的法律也借鉴了罗马法。
    (3)对现在:
    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法律制度、诉讼制度都源于罗马法;公认的法学理论、法制民主原则也发端于罗马法。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7课复习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必修1)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5和26课复习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必修1)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3和24课复习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开创外交新局面》(必修1)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22课复习课《祖国统一大业》(必修1)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21课复习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必修1)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9课复习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必修1)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8课复习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运动》(必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6和17课复习课《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必修1)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7和第8课复习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必修1)

    正在播放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5和第6课复习课《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必修1)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复习课《从汉至明朝政治制度的演变》(必修1)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和2 课复习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到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必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4-15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十年对峙》(必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1和13课《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必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复习》(必修1)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必修1)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复习课)》(必修1)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必修1)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必修1)

    高中历第八单元25课史《两极世界的形成》(必修1)

    评论0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