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教版 > 初三 > 语文 > 上学期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综合学习与探究》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第五单元复习课《综合学习与探究》
    学习文言文常用的方法
    1、充分利用工具书及有关的注解
    2、了解作者及有关的文化常识
    3、学会反复诵读并试着翻译
    4、掌握古今词语的不同用法
    5、学会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精神追求
    6、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家名篇
    本单元中的一些文体知识
    1、世家:《史记》的一种体例,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当然陈胜以戍卒入世家,也是太史公特别关照。
    2、记:又称“杂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等,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3、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4、书:即书信,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它产生于春秋时代,发展于西汉时期,并出现了一些书信写作名家;东汉以后,由于发明了纸笔,书信也随同文学一道,逐步向社会下层发展,这时的书信,不仅是一种应用文体,且已发展为书信散文,本文属代表性的骈体散文。
    本单元古今词义的不同解释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会天大雨,道不痛,度已失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
    向若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文言文常见词语的用法
    1、通假字:便要还家  被坚执锐
    2、古今异义:阡陌交通  无论魏晋
    3、同义词:悉、皆、咸、具、并等
    4、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状语:岁赋其二
    名词用作动词:一狼洞其中
    形容词用作动词:互相轩邈
    动词用作名词:殚其地之出
    使动用法:君将哀而生之乎
    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
    文言文常见的句式
    1、判断句:陈胜者,阳城人也。
    2、省略句:触草木,尽死,以啮人
    3、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吾谁与归
    主谓倒置句:甚矣,汝之不惠
    状语后置句:苛政猛于虎也
    4、固定结构:非死则徙尔   得无异乎
    古代文化常识
    一、人名称谓
    人名:名、字、号、谥号、籍贯、官名
    二、地名
    1、六合:指天地四方(上下东西南北)
    2、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八个方向)
    3、特殊的地名:江、河、阴阳、中国、九州
    4、别称:南京(建业、健康)、开封(大梁、东京)
    三、古代职官
    四、天文历法(天干、地支)
    天干(10个):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12个):子 丑 演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作品流露的思想感情
    《陈涉世家》:歌颂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陈胜的伟大抱负、远见卓识、非凡的谋略。
    《桃花源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幸福生活的愿望。
    《与朱元思书》: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捕蛇者说》: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醉翁亭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