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选修3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选修3)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
    1、莫斯科战役
    (1)德军的战略意图:德军在“闪电战”计划破产后,被迫缩短战线,妄图集中力量,迅速攻占莫斯科。莫斯科是苏联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也是铁路交通枢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希特勒认为,一旦攻占莫斯科,就能击败苏军主力,达到结束对战争的目的。
    (2)概况:1941.9--12
    对阵双方:苏军:朱可夫——德军:包克
    战役结果:德军被歼灭50万,仓皇后退。
    (3)莫斯科战役胜利的原因和影响
    A、胜利原因:
    1)面对严峻的形势,苏军民同仇敌忾,与德军展开生死搏斗,誓死保卫祖国。
    2)弘扬阅兵式极大鼓舞了苏联军民争取胜利的信心。
    3)苏联情报人员获得准确情报,日本已经决定南下,不会在远东夹攻苏联,苏军得以将驻防西伯利亚的部队调往莫斯科加强防御。
    4)俄罗斯的严冬寒冷,德军缺乏御寒设备。
    5)德军骄傲、狂妄,对形式估计不足。
    进攻南欧延误了向莫斯科进攻的时间、美英盟军的援助
    B、影响:
    1)是德国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2)大大改善了苏联盟军的军事政治地位和国际地位,赢得了美英盟军的支持和原援助,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德军的战略意图:占领高加索,夺取顿巴斯的煤炭、库班的粮食和高加索的石油;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湾。
    (2)概况(1942年7月--1943年2月):德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市区的巷战——苏联红军合围——最终全歼德军及轴心国盟军。
    (3)意义:
    (1)是苏德战争中最激烈的战役,极大地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德军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2)大量歼灭了法西斯德军的有生力量,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斗志,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3)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吗,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合作探究】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胜利德国失败的原因:
    1、苏联:
    (1)苏联军民士气高昂,本土作战;
    (2)有盟国的支持;
    (3)苏军最高统帅部对反攻的周密安排;
    (4)苏军的兵力优势。
    2、德国:
    (1)战线太长,补给困难,又面临严寒。
    (2)德国是非正义战争,士气低落,缺乏外援。
    (3)巷战的特点使德军的坦克和航空部队的优势无从发挥;
    (4)德军制空权的丧失。
    三、中途岛战役
    1、日军战略意图:
    诱歼中途岛美国太平洋舰队,确保太平洋制海权。
    2、战役概况:美军仅以微小代价重创日本舰队,抱珍珠港事件一剑之仇。
    3、影响:美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合作探究】中途岛海战中美胜日败的原因:
    (1)美军事先破译了日军密码,掌握战场主动权。
    (4)美军集中有限兵力,抓住战机,指挥果断
    (2)日本分散了占绝对优势的兵力。
    (3)日本战术陈旧,仍想通过古老的舰炮攻击的战术来消灭美军,而日本海军的精锐部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被置于诱敌的位置。
    (5)两国科学技术和工业经济实力的差异
    (6)日本航空母特混舰队的任务复杂:既想攻占中途岛,又想同美国舰队作战,使其作战手段出现矛盾,装备的更换使日军错失战机。
    四、阿拉曼战役
    1、时间:1942年10月--11月
    2、对阵双方:蒙哥马利(英国第八集团军)——降美尔(德意非洲军团)
    3、战国:德意军大败,被迫西撤。
    4、影响:北非战场转折点,盟军掌握主动权。
    阿拉曼战役是二战中非洲战场战局的转折点。这次战役使盟军获得了对具有重大战略和军事意义的地中海埃及亚历山大海港和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打破了同盟国军队与轴心国军队在非洲战场处于对峙的“拉锯战”局面,从此完全掌握了非洲战场的主动权。
    【合作探究】阿拉曼战役中英军胜利德意军队失败的原因:
    德意由于战线过长,给养出现困难
    英军给养充分,同时有兵力优势。
    英军破译了德意军的密码,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德军在北非失败的另一个较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通讯密码被英军破获。这场决定大英帝国命运的关键战役中,英国人利用这一密码机,破译并获悉了隆美尔的全部作战计划细节。胜利的天平再次倾向了英国。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