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鸦片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银价上涨
洋货大批涌入东南各省官吏管理搜刮百姓
连年自然灾害的发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
农民暴动,此起彼伏,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的推动
2、经过
兴起:1851年1月,洪秀全领导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全盛:1853年,攻克南京,定为都城,改为天京。北伐受挫,西征胜利,军事上达到全盛;
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转折:1856年,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危局:
1859年洪仁轩提出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方案,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资政新篇》
失败:1863年7月,天京陷落。
二、辛亥革命
1、背景: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物质基础)
2)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及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心在上海,东京(思想基础)
3)资本阶级革命团体、革命政党建立(组织基础)
4)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军事基础)
2、进程
1)1911.10,武昌起义爆发
2)中华民国成立,1912.1.1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主权在民(根本上否定了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帝制终止:1912.2.12 宣统帝退位
结局:1912.3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3、意义: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局限性: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三、《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对比
1、联系:
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没有正真实施过。;两者在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主张方面是相反的、矛盾的。
2、区别
产生背景不同:前者颁布于强盛时期,后者提出于衰落时期。
社会主张不同:前者消灭私有制,后者主张私有制。
群众基础不同:前者满足农民的利益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者没有反应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不可能得到农民的拥护。
作用不同:前者推动太平天国的发展,后者没能付诸实施,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反应同一时的的不同特点,后者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堪称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谢老师
男,中教高级职称
一位丹心育人、无私奉献、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教育工作者;一位在平凡教育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