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生物 > 选修1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生物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选修1)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两个主要目的:
    (1)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
    (2)统计每克土样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这样的细菌。
    CO(NH2)2+H2O—(脲酶)→CO+2NH3
    (一)筛选菌株
    水生耐热细菌Taq
    耐高温的Taq DNA聚合酶
    美国微生物学克布鲁克
    1966年发行耐热细菌
    根据水生耐热细菌Taq筛选过程,P22旁栏思考?
    选择培养基
    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点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二)统计菌落数目
    统计菌落数目的理论依据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因此,恰当的稀释度是成功地统计菌落数目的关键。为了保证结果准确,通常将几个稀释度下的菌液都涂布在平板上,培养后再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两种统计结果。
    1、第一位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为230.
    2、第二位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布为21、212和256,该同学以这三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163作为统计结果。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结果接近真实值?你认为这两位同学的实验需要改进吗?如果需要,如何改进?
    说明设置重复组的重要性:第一位同学只涂布了一个平板,没有设置重复组,因此结果不具有说服力,第二位同学考虑到设置重复组的问题,涂布了三个平板,但是,其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太远,说明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了错误。因此,不能简单地讲3个平板的计数值用来求平均值,这个实例启示学生,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涂布至少3个平板,作为重复组,才能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在分析实验结果时,一定要考虑设置的重复组的结果是否一致,结果不一致,意味着操作有误,需要重新实验。
    注意: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用活菌数来表示。显微镜直接计数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
    C: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
    V: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
    M:稀释倍数
    (二)设置对照
    在本课题的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倍稀释的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但是,其他同学在同样的稀释度下只选择大约50个菌落。
    其他同学认为A同学的结果有问题。他们分析可能是A同学的培养基被杂菌污染了,或者培养基中混入了其他含氮物质,因而导致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也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
    但是,A同学确信自己的实验操作准确无误,与其他同学的结果之所以不相同,是因为自己所选用的土壤样品不同。但是,A同学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并没有设置对照,因而此时也拿不出令同学们信服的证据。
    你能通过设置对照,帮助A同学排除上述两个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吗?
    究竟是哪个原因,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实验方案有两种。一种方案是可以由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试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致,则证明A无误;如果结果不同,则证明A同学存在操作失误或培养基的配制有问题。另一个方案是将A同学配置的培养基在不加同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实验结果要有说服力,对照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实验设计
    [一]土壤取样
    从肥沃、温润的土壤中取样,先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样,将样品装入事先准备好的信封中。
    [二]样品的稀释
    样品的稀释程度将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实际操作中。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
    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4,10^5,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4,10^5,10^6倍稀释;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4,10^5,10^6倍稀释,根据这些数据。请你思考胖栏中的问题。
    当你第一次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可以得到稀释的范围放宽一点。例如,可以得10^5-10^5倍的稀释液分布涂布到平板上培养,以保证能从中选择出菌落数在30-300间的平板进行计数。
    [三]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细菌一般在30-37℃的温度下培养1-2d;放线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5-7d,而霉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3-4d,本实验中,我们可以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是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一般来说,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相同的培养基,温度及培养时间),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
    操作提示
    [一]无菌操作
    1、取土用的小铁铲的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都需要灭菌
    2、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在火焰附近将你称好的土样倒入锥形瓶中,塞好棉塞
    3、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火焰旁操作
    [二]做好标记
    注明培养基种类、培养日期,平板培养样品的稀释度等
    [三]规划时间
    结果分析
    1、结合对照、分析培养物中是否有杂菌污染以及选培养基是否筛选出一些菌落
    2、是否获得了某一稀释度下,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在这稀释度下,是否至少有两个平板的菌落数相近?
    3、你统计的每克土壤中含有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菌落数是多少?与其他同学的结果接近吗?如果差异很大,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课题延伸
    PH升高指示剂(酚红)将变红
    CO(NH2)2+H2O—脲酶→CO2+2NH3
    (一)空气中微生物总数的检测
    (二)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三)牛奶中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四)土壤中真菌(或放线菌)的分离与计数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