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物理 > 选修3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第2课《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选修3-4)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第2课《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选修3-4)

    教学目标
    1.知道牛顿第二定律的动量表达形式
    2.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表达式。
    3.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4.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并能掌握一维情况下的计算问题。
    重点: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当初牛顿通过动量表达力和运动的关系
    假定物体受到恒力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t时刻速度为v,t'时刻速度为v'
    此过程加速度为a=v'-v/t'-t=△v/△t
    所以:F=ma=mv'-v/t'-t=mv'-mv/t'-t=P'-P/t'-t
    即:F=△P/△t.......(1)
    物体动量的变化等于它受到的力。
    (1)式还可以写成:
    mv'-mv=F(t'-t)........(2)
    说明:动量变化的原因跟力及作用时间有关,力越大,时间越长物体动量增加的越多。
    F(t'-t)反映了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
    力和力作用时间的乘积称为力的冲量(I)-----矢量
    则(2)式写成P'.P=I ......(3)
    (2)(3)式表明:
    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动量定理
    说明:
    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原因在于合外力的冲量,不仅大小而且方向。
    动量定理:P'.P=I  是矢量方程
    如果物体所受的力不是恒力,物体不做匀变速运动,但通过微分的方法细分过程,仍可得全过程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的物体实质与牛顿第二定律相同,但有时用起来更方便。
    请看例题
    例题:
    一个质量为0.8kg的垒球。以25m/s的速度飞向球棒,被击中后,反方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为45m/s。若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为0.01s,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有多大?
    分析:
    球棒与垒球的作用力是变力,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变力,动量定理适用变力,可求解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
    解:
    沿飞向棒球的方向建立坐标轴
    垒球初动量:P=mv=0.18*25kgm/s=4.5kgm/s
    垒球的末动量:P'=mv'=0.18*(-45)kgm/s=-0.81kgm/s
    依据动量定理:mv'.-mv=F(t’-t)
              得:F=(mv.-mv)/(t’-t)
                   =(-0.81-4.5)/0.1N=-1260N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为1260牛,符号表示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反。
    例题2:为啥杯子从一定高度落下,掉在水泥地上比掉在地毯上易破碎?
    提示:
    动量定理mv.-mv=F(t’-t)可知
    物体动量发生一定改变可采取不同办法:
    1.较小的力较长的作用时间
    2.较大的力较短的作用时间
    通过缓冲减小作用力的例子:

    小结
    1.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
    F=△P/△t
    动量定理:mv.-mv=F(t’-t)

    评论0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