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语文 > 选修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语文《庖丁解牛(1)》(选修)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探究.讨论
    一、庖丁解牛,在庄子的笔下,竟然为一神妙舞蹈艺术表演。诵读第一段,体会其节奏感,按照“合于《桑林》之舞,及中《经首》之会”的眼光欣赏庄子对解牛所作的描写。揣摩解牛时手、肩、膝和谐并用,触、倚、履、踦的动作和“砉然”“騞然”的声音,想一想,庖丁达到的境界,仅仅是技艺娴熟的表现吗?
    二、结合课文的描写,揣摩“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是怎么一种情景。作者围绕效果。在第三段对动刀过程作了详细描写,令人相信庖丁解牛确实有“动刀甚微.謋然已解”的效果。找出这些描写文字,并用你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
    三、理解下列句子中“为”字的意义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   ),怵然(   )戒,视(   )止,行(     )迟。
    四、庖丁说他“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文惠君说通过庖丁解牛的启发得了“养生之道”。所谓“劵生之道”指什么?除了养生之外。庖丁解牛之道还能给人以那些更具普遍意义的启示?
    五、试着创作一篇能以生动形象给人某种启示的短小寓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