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语文 > 选修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语文《<老子>五章(2)》(选修)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老子>五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二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九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七十八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

    思考·讨论·练习
    一、《论语》里多次提到“君子”品性,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坦荡荡”“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等等。请将有关语录整理出来,联系日常的为人处世,讨论孔所说的“君子”价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二、《老子》中表现了很鲜明的辩证思维特点,如“有无相生”“柔以克刚”“祸福相依”等,请你谈谈你的对这个问题的提法。
    三、懦家和首家思想对中国人文化心理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对于这种影响的认识与评价各不相同,比如经常有报道说中国人到外求学,谋职,不善于表现自己,而管与懦家强礼让谦和,道家强调无欲不争的文化传统有关。你认为为是这样的吗?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
    1、盍各言尔志。
    2、敝之而无憾。
    3、愿无伐善,无施劳。
    4、一日克己复礼。
    5、故有无相生,难易想长,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