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语文 > 选修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语文《项脊轩志(1)》(选修)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探究·讨论
    一、以口头语说家常的笔墨与意境,是归有光在唐宋八大家之后的一种创造,他的文章比以往的散文更贴进日常生活。归有光善于选取家庭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人物音容笑貌,寄托自己的觉悟,试找出俩三例,体会本文的这种特点。
    二、从下列各句中找出表示人称的代词。
    1、某所,而母立于慈。
    2、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3、久不见若影。
    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三、把下面各句翻译面现代汉语。
    1、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4、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四、项脊轩。作为者书房,“室仅万丈”,也是一个陋室。试将本文与刘禹锡的《陃室铭》作比较,说说这两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志有什么不同。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