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报人邵飘萍》
谭嗣同刑前高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中国近代政坛的笑声,恐怕无出其右者。那是一八九八年。二十八年后,某个晨曦将露的夜里,北京天桥刑场,中国新闻界最豪气干云的笑声,在枪声之前爆发。
人:邵飘萍;报:《京报》。
临刑前,邵飘萍向监刑官拱手说:“诸位免送!”然后仰天大笑数声,从容就义;或曰,监刑官“令邵氏跪地,邵氏初不肯跪,并昂首向天哈哈狂笑两三声,旋被二兵按于地……”;或曰,他临刑前只是微微一笑,意态平静。
罪名很“干脆”:“京报社长邵振青,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罪大恶极,实无可恕,着即执行枪决。”实则,邵飘萍反对奉系军阀,在《京报》上讽刺张作霖“一世之枭亲离众叛”、张学良“忠孝两难”,且退回张作霖的30万元“封口费”,自言“张作霖出30万元买我,这种钱我不要,枪毙我也不要!”
邵飘萍自有他笑傲王侯的资本:即使以今天的新闻从业标准来看,他也代表着记者最高的职业水准。
在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之一《实际应用新闻学》中,邵飘萍主张记者“其脑筋无时休息,其耳目随处警备,网罗世间一切事物而待其变”。一九一七年三月,中德两国断绝外交关系的决定正式公布之前,他就实践了这一主张。
那日,邵飘萍在国务院偶然听到院仆打电话通知美国公使,说总理段祺瑞下午将前往美国使馆访晤。这个电话立即触动了他的新闻神经,使他联想起时值美德断交,美国一定会拉拢中国,因而此时段祺瑞的会晤,很有可能会涉及中德关系。于是他抢先来到美国使馆,单刀直入向一位参赞询问双方会见的目的和内容,参赞大惊,他趁势表示自己并非局外人,只是想证实一下已经得到的消息。如此虚虚实实一番,他居然打探到了美国政府对自家使馆的有关指示。随后他赶回国务院,向段祺瑞表示自己已经知道了内情,现在希望了解中德断交的确切日期。最后,他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这条独家的内幕新闻。
著名报人张季鸾评价:“飘萍每遇内政外交之大事,感觉最早,而采访必工。北京大官本恶见新闻记者,飘萍独能使之不得不见,见且不得不谈,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其有干时忌者,或婉曲披露,或直言攻讦,官僚无如之何也。”
一九一六年,上海《申报》社长史量才聘请邵飘萍为驻京特派记者,使他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享有“特派”称号的记者。
一次,他在北京饭店宴请全体阁员、总统府和国务院秘书长。觥筹交错间,这些要员趁着酒意正酣泄露了不少机密信息。邵飘萍事先已在隔壁房间安排了人,备好电报纸,又让两辆自行车在门外等候,消息随写随发。宴会还未结束,消息已到达上海。两天后,在京阁员见到《申报》上的报道,方才大惊失色。
按照邵飘萍的要求,记者应当时刻生活在角色中,闲谈时,众人皆“醉”,惟我独醒,“新闻脑”始终紧张活动;一旦提笔行文,则又“状若木鸡,静穆如处子”,倾注整个身心。
为勉励同人,邵飘萍取明朝因反对奸臣严嵩而被杀的杨椒山的诗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将“妙”改为“辣”大书“铁肩辣手”四字,悬于京报报社墙上。
血色一九二六年:“三?一八”惨案,爱国学生被屠;三十八天后,邵飘萍被屠;此后不到百日,《社会日报》主笔、著名记者林白水被屠。
后人说:“平水相逢”四字,当得起中国记者最光荣的注释。
《我是怎样开始读报的》
一九二0年有一天,堂兄兴高采烈的对我讲;“中国出了一个了不起的英雄,真是神机妙算,用兵如神。”我忙问这位英雄叫什么名字?他说:“误偑”接着,他描述是怎么以少胜多,在洋铁桶时放鞭炮,吓跑了祺瑞的军队。最后他赞吧的说;“中国出了这位英雄,打败了卖国政府,总算有救,不会亡国了,”我问:“你这些新闻是从那儿打听来的?”他理直气壮的说:“这都是报上明明白白登载出来的。”
从此,我千方百计想寻觅报纸看看。
……
一九二二年考进了无锡的省立三师范,看报的兴趣更浓,涉及的面也更广了。
学校设有一间学生读报室,只在午饭后休息时间及晚上两节自修课的中间开放。饭后,只能看到当地出的两份报——《锡报》和《新无锡报》。这两份,都只有一张,主要登的当地新闻,国内国外要闻,显然是抄录隔夜的上海报纸,学校订了五份,除《申报》《新闻报》外,还有《时报》《时事新报》和《民车日报》,都饭后送到,先放教员休息室里供老师阅读,晚上才送到学生阅报室来。自修课中间的休息时间只有十分钟,匆匆翻阅几张,就敲钟、上课、灭灯了。而且高级和班的同学爱看的较多,他们似乎的优先权,较吸引人的版面,首先被他们抢去,留在桌子上的,多半是本市的新闻、经济新闻和广告多的。有时,时局紧张,如孙中山由粤过日入京,走到病逝这一段时间大家密切关心局势的发展,抢着看上海电讯版,而这高年级班的自修室,靠近阅报室,等休息钟一响,赶到阅报室,几张电讯版已被高年级同学抢光,眼看休息时间快过了,心急如焚,凑上去想看看标题,往往受到执报人的白眼,无可奈何,只能忍耐一天,第二天到图书馆去借阅。后来,年级递升,成为高班生了,往往冒着被训斥的风险,闯进教员休息室去,只要校长不在,对我这位老学生,老师们只以宽容的目光看了我一眼。
当时年报的重点,首先当然是国内新闻,以后才逐渐注意国际新闻。后来,渐渐对副刊也感兴趣了,至于议论,那时的上海几张大报,几乎没有什么议论可言。听说《申报》的陈景韩先生,早在在《时报》时,辅助狄平子先生,文笔恣肆,颇以敢言而又富于独创性著称。但自从被《申报》重金礼聘去当总统编辑以后,也行是该报受到立先派的张寒等影响过多、控制过严吧,他以“冷”的署名写的“时评”和“小言”,吞吞吐吐有时简直不知道所云,真如一般人批评的,看了像读《太上感应篇》一般。《时事新报》有署名“东荪”的评论,似乎言之有物,但文词啰嗦,不着边际。实际上,当时上海各报的名声,主要在“北京特约通信”上。《申报》的“飘萍”通信,《新闻报》的“一苇”通信,《时报》的“淋淋”通信,最吸引人。报纸来了,我首先找这三们通信(当然是干群抢不到,要第二天看),看到登着时(他们的通信,大概隔十四天登一篇),总如饥似渴地阅读,有时为他们优美的文风和深刻的细致的描述所拆、赞叹。他们的文笔,各有特色,相同的是的睛深入描述当时北京政台的内幕内外,还带有必要的分析和评议,从这里,读者也正直的了解政局的真相和各派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的情势。在他们三位以前,听说也有出色的通信。如黄远庸和刘少少写的北京通信。那里黄早被暗杀在美国,我智拜读他的《远生遗者》,觉得文笔和观察力都是值得钦佩的,但微嫌浅露,缺少含蓄。齐少少的,后来翻阅旧报时看到一些,似乎更逊一筹了。
历史往往有巧合。想不到若干年后,这三位前辈,直接间接的和我发生了关系。“一苇”是张季鸾先生的笔名。他后来是新记《大公报》的三“巨头”之一,主持笔政,在业务上是我的“科班”老师;思想上,我也有一个很长时期,亦步亦趋,连他嫩散“名士”作风,我也学习,关系之深,不必说了。“彬彬”就是徐凌霄先生,不仅是我同乡前辈,后来也在《大公报》同事过了一段时期。至于邵飘萍先生,是中国新闻界卓越的人物。我进京上学的前一年——一九二五年就被军阀张宗昌杀害了。幸而《京报》还持续出版,由他的夫人汤修存慧先生主持,承蒙她的赏识,曾被激兼任过该报的通信员。
……
当时,副刊最有名的,是《申报》的《自由谈》和《新闻报》的《快活林》,都是后来被鲁迅先生称之为“鸳鸯蝴蝶派”的主要阵地,内容浅薄无聊。又如,有一段时间刊载所谓“点将小说”今天由独鹤写一段,末尾,-写着“卓然独立,呆若木鸡”,就算占到桌呆了,明天应由徐桌呆拼写一段,内容不经预先构思,人物性格自然也前后矛盾。这是什么作品,真是十足的胡调,纯粹的文字游戏。有时也登些漫画,《快活林》有以“星驰”署名的作品,人物粗糙,最多用的手法是在白描字中嵌了一两个黑字,算是讽刺吧,笨拙极了。
总之,这样的副刊,翻过几次后,我就很少看了。在同学中,即使是低年级的,对他们也设置不看。比较适合青年阅读的是《时事新报》的《学灯》和《民国日报》的《觉悟》。从这里,了解到不少和知识、学术界动态和国际上的各种思潮。
吴佩孚的形象,逐渐由淡薄而变成憎恨的对象之一了。而我对报纸的爱好,对新闻事业的憧憬,却一天天浓重起来了。
阅读练习.探究
一、《报人邵飘萍》是一篇写人的散文,同学们是否发现写法有什么特别:由于写的是“报人”,作者借用了消息的“高潮在前”的写法,你觉得这样写效果好吗?
二、为什么说邵飘萍“即使以今天的新闻从业标准来看,他也代表着记者最高的职业水准?
三、《我是怎样开始读报的》讲述了作者读报的甘苦,请讨论他读报的经历和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你有喜欢或讨厌的报纸文章、作者或电视主持人吗?说说为什么。
词句品味.积累
1、临刑前,邵飘萍向监型官拱手说:“诸位免送!”然后仰天大笑数声,从容就义;或曰,监刑官“令邵氏跪地,邵氏初不肯跪,并昂首向天哈哈狂笑两三声,旋被二兵按于地……”;或曰,他临刑前只是微微一笑,意态平静。(《报人邵飘萍》)“三笑”虽异,慨然赴死之心则同。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和深深的感动。
2、血色一九二六年:“三?一八”惨案,爱国学生被屠;三十八天后,邵飘萍被屠;此后不到百日,《社会日报》主笔、著名记者林白水被屠。(《报人邵飘萍》)三个承续着的时间,联系着三个重复出现的“被屠”,以章显“血色一九二六年”。
3、吴偑孚的形象,逐渐由淡薄而变成憎恨的对象之一了。而我对报纸的爱好,对新闻事业的憧憬,却一天天浓重起来了。(《我是怎样开始读报的》)一方面逐渐“淡薄”,另一方面则一天天,“浓重”,这一对比表明读报使自己成熟和成长。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王老师
女,中教中级职称
在不断的学习和教学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教学导向和励志教育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