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生物 > 必修2 > 正文

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必修2)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你能根据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画出一张流程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吗?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完全弄清楚之前,科学家克里克首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半规律,并将这一规律命名为中心法则。“中心”二字显示了这一法则在生物学中的重要地位。
    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
    此后五六年,科学家揭示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心法则由此获得公认。但是,随着实验数据的积累,人们开始注意到传统的中心法则存在的不足之处。
    历经考验后的中心法则,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这两条途径,比以往更加完善。这又一次向我们提示,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一百多年前,孟德尔曾经研究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这一相对性状,并用遗传因子的假设作出了精彩的解释。如今,如何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相对性状的形成呢?原来,与圆粒豌豆的DNA不同的是,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而淀粉分支酶的缺乏又导致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游离蔗糖的含量升高。淀粉能吸水膨胀,蔗糖却不能。当豌豆成熟时,淀粉含量高的豌豆能有效地保留水分,显得圆圆胖胖,而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但是皱豌豆的蔗糖含量高,味道更甜美。
    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又如,人的白化症状是由于控制络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络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毛发等处,它能将络氨酸转变为黑色素;如果一个人由于基因不正常而缺少络氨酸酶,那么这个人就不能合成黑色素,而表现出白化症状。
    除了上述方法以外,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下面以囊性纤维病为例来分析基因的这种控制作用。囊性纤维病是北美白种人中常见的一种遗传病,患者汗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的黏液堵塞,常于幼年时死于肺部感染。研究表明,在大约70%的患者中,编码一个跨膜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进而影响了CFTR蛋白的结构,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管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此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在基因水平上理解病因,将有助于人们找到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又如,由正常基因编码的血红蛋白组成的红细胞结构正常,呈圆饼状;而异常基因编码的血红蛋白组成的红细胞结构异常,其正常功能受到影响。
    上述实例涉及的都是单个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事实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例如,人的身高可能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其中每一个基因对身高都有一定的作用。同时,身高也不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等也有重要作用。
    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李老师

女,中教高级职称

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河南省周口市] 很好

137****8455

2020-04-06 17:35:16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