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政治 > 必修1 > 正文

高中思想政治第四单元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必修1)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带领人民奔小康。这是激励全国人民为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开辟美好未来而奋斗的伟大行动纲领。
    至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千百年来始终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从此得到解决。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比较富裕型消费迈进。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8.94万亿元人民币,排在世界第六位;谷物、肉类、棉花、钢、煤、水泥、化肥和电视机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实现全面小康,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以下几项新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式,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又快又好 科学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经济发展要紧紧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杨老师

女,中教高级职称

优秀政治骨干教师,多次荣获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必修1)

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第3课《多彩的消费》(必修1)

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第2课《多变的价格》(必修1)

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第1课《神奇的货币(二)》(必修1)

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第1课《神奇的货币(一)》(必修1)

高中思想政治第四单元第9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修1)

高中思想政治第三单元第8课《财政和税收》(必修1)

高中思想政治第四单元第11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必修1)

高中思想政治第四单元第11课《面对经济全球化》(必修1)

正在播放

高中思想政治第四单元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必修1)

高中思想政治第四单元第9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修1)

高中思想政治第四单元第9课《市场配置资源》(必修1)

高中思想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复习课)》(必修1)

高中思想政治第三单元第8课《征税和纳税》(必修1)

高中思想政治第三单元第8课《国家财政》(必修1)

高中思想政治第三单元第7课《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必修1)

高中思想政治第三单元第7课《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必修1)

高中思想政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复习课)》(必修1)

高中思想政治第二单元第6课《股票、债券和保险》(必修1)

高中思想政治第二单元第6课《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必修1)

评论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