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化学 > 选修4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1课《原电池》(选修4)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原电池》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一、原电池:如:Zn+Cu2+=Zn2++Cu
    (1)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电极反应:
    ①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
           电子流出的一极
    ②正极:Cu2++2e-=Cu(还原反应)
           电子流入的一极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极——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液——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路——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自——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判断下列哪些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

    下图所示装置也可以通过盐桥构成原电池,思考它的工作原理。

    盐桥中通常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是整个装置构成闭合体系,同时具有平衡电荷的作用。
    二、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
    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差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若一极为金属,另一极为石墨(或化合物),金属为负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
    (3)根据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流动方向。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为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5)电极上的实验现象。
    三、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制作干电池、蓄电池、高能电池等。
    (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例1: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比乙活泼性强的是
       A、甲和己用导线连接插入稀盐酸溶液中,乙溶解,甲上有H2气放出;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比乙失去的电子多;
       C、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负极;
       D、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3)比较反应速率:利用构成原电池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例2:下列制氢气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纯铁和1mol/L硫酸;
       B、纯铁和18mol/L硫酸;
       C、粗铁和1mol/L硫酸;
       D、粗铁和1mol/L硫酸的反应中加入几滴CuSO4溶液。
    (4)用于金属的保护
    (5)设计化学电池
    例3:根据反应:Fe+Cu2+=Fe2++Cu,设计两个原电池,画出装置图,写出电极反应式(要求其中一个含盐桥)。
    练习
    1、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2、如图所示,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平衡;小心的向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评论4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四川省] 老师挺好的

    tz555491

    2019-02-22 10:48:21

    [河北省廊坊市] 还可以

    137****8202

    2019-01-15 22:17:58

    [河南省郑州市] 666

    135****0001

    2017-04-18 00:32:22

    [江西省九江市] 还不错 章节很容易 一下就懂了

    q1448536483

    2016-06-25 14:31:49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