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教版 > 高中 > 历史 > 必修3 > 正文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注册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必修3)

    点赞 收藏 评价 测速
    课堂提问

    课程内容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一)造纸术
    1、纸出现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器、竹木简、缣帛(缺点:太笨重或贵重,很难推广)
    2、纸的发明过程:
    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
    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合适书写的纤维纸
    3、影响:是“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久远的一项。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纸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二)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咸通九年(868年)印刷的《金刚经》
    2、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发明(胶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
    3、印刷术的传播:朝鲜—西域—欧洲
    4、影响: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宋体”乃是印刷书籍的主要字体
    (三)火药
    1、发明及应用:
    唐代在炼丹时偶然发现了火药。最早的记载见于孙思邈的《丹经》,称作硫磺火法。
    唐末,用于战争。
    五代和宋朝时,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2、传播: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3、影响: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四)指南针
    战国:发明司南;此后又出现了指南车、指南鱼等
    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
    13世纪:传入欧洲,在地理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加强与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但无益于国计民生。
    哥伦布远航,掠夺财富,开拓殖民地。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四大发明:
    (五)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迈进了热兵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连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二、天文学成就
    1、古代天象观测的领先成就
    2、最早的天文学专著——战国《甘石星经》
    3、东汉张衡的天文地理仪器和地圆见解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测量地震的仪器)。
    4、唐代僧一行实测子午线和制作天文仪器
    5、元代郭守敬的天文成就:简仪;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受到世界天文学界的推崇;《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三、《九章算术》和珠算
    春秋战国:九九乘法口诀、度量衡、筹算计算法
    西汉:《周髀算经》“勾三股四玄五”,比西方早约500年
    东汉:《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七位,比世界领先1000多年
    四、农学
    1、《齐民要术》: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2、《农书》:涉及农业各方面的知识及生产工具的改革。
    3、《农政全书》:博古今农学之大全,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作者徐光启被称“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五、医学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
    3、华佗: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和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五禽戏”
    4、李时珍:《本草纲目》反映了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推进力世界生物学的发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分析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
    2、民族交流、对外关系: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相互学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也在不断吸取外来先进的文化,来提高自己。
    3、继承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
    4、科技工作者的贡献:各个历史时期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刻苦专研。
    5、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易于在社会上传播。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7课《毛泽东思想》(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必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必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必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1、12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破解生命起源之谜》(必修3)

    正在播放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必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启蒙运动》(必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二)》(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课)》(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必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必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必修3)

    评论0

    点此登录 后即可畅所欲言

    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 帮助中心 在线客服

    ©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咨询
    4006-3456-99热线电话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